最近,记者不断接到市民来电,反映一些街头门店跨门营业,不仅让本该清静悠闲的人行道油腻腻乱哄哄,而且还将行人逼到了机动车道上,给市民出行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在几乎所有稍稍繁华一点的路段上,都有跨门经营的现象,有些路段还相当严重。在市区内福和东街上,有一家啤酒馆,长期占用人行道经营,把本来宽阔的人行道当作自家的店堂。不仅如此,这家店由于生意好,自家店门前的人行道不够用,连左邻右舍门前的人行道也占用了。每到中午和晚上,人行道被一长排防雨凉棚占满,时间久了,人行道被弄得油腻腻。
另外,一些早餐店和烧烤店跨门占道营业也很严重。早晨,一些早餐店的生意很火,他们把炸油条的油锅支到了人行道上,炝人的油烟随风飘荡;更有甚者,一些早餐店就在人行道上生火烧水,浓浓的烟雾让行人们绕道掩鼻而行。而下午以后,街边的烧烤店又粉墨登场。他们在人行道上搭遮阳棚,扩大经营面积,还将不用的物品也随意堆放在人行道上。原本就不宽的人行道更加拥挤,加上一些路段车流量和人流量较大,周边居民只好小心翼翼地出行。有时有些店铺还将洗碗水随意倒在马路上,导致路面湿漉漉、油腻腻,还时常积水,行人路过时都小心翼翼,以防摔倒。
其实,自从进入夏季以来,跨门营业的现象就是市民反映最多的一个问题。跨门营业是占道经营的一种,经营者占用经营场所门面以外或附近的公共场所进行经营活动,这一现象难以禁止或与处罚较轻有关。跨门经营的商家大多经营较低廉的商品,被暂扣或没收一部分商品,损失不大。而且,实施行政处罚程序复杂。如果没有暂扣物品作抵押,当事人不会主动缴纳罚款,而大量小额行政处罚案件申请法院强制执行也不现实,一些经营者心存侥幸,屡屡违法。 为此,一些法律工作者建议,居民可以联合周边居委会、街道对跨门经营者进行劝说和整治;同时,跨门经营者也要多考虑行人安全、城市市容,主动撤除挤占人行道的摊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