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绥化新闻网 > 本地新闻 > 综合 正文
矢志教育为学子 一片丹心写春秋
http://suihua.dbw.cn   2015-08-12 17:10:25

  ——记安达市安化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沈成

  “最年轻的校长、优秀人才、劳动模范、在全省校长论坛上作为绥化市唯一校长代表做报告……”众多荣誉和光环都汇集在他的身上,他就是安达市安化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沈成。沈成,1978年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1997年从鸡西师范毕业后,他放弃了转行到“好单位”的机会,毅然选择了教师这一平凡而神圣的职业,一干就是18年。18年来,他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先后取得大学本科、研究生学历,成为新一代学习型教师。18年来,他矢志教学改革,求实创新,成为年轻有为的教研型领导。凭着对教育事业的执著和热爱,他敢于拼搏,勇于奉献,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俯首只为学子躬身甘当人梯

  沈成以高尚的人格、渊博的知识和独特的教学方法在安达市教育界享有很高的声望。然而又有谁知道,学者之路上,他付出了多少辛勤的汗水……

  刚毕业时,他听从组织安排,来到位于安达市城乡接合部的育英小学担任班主任工作。为了积累教学经验,提高教学质量,他积极主动地找到领导和老教师,虚心向他们请教,与他们共同探讨更加有效的教育教学途径和方法。每天上完四五节课之后,他给自己规定必须抽出时间听一节老教师的课。在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面前,他如嗷嗷待哺的婴儿执著地学习着、追求着,吸取知识的营养。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很快他找到了教育学生的方法和途径,并能灵活地驾驭课堂教学。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他克服教学中的实际困难,制作了大量的教具,并且从学生的学习实际出发,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学习欲望。

  为了了解孩子的详细情况,他经常进行家访,了解每个孩子的特点因材施教。对待特殊贫困家庭的孩子,他更是付出了全部的爱。每学期开学,他都为班级的特困儿童购买一个学期的学习用品。逢年过节,这些特殊家庭他都要走访一遍并给予物质资助。十几年来,那些特殊家庭,他不知去了多少次,也不知捐了多少钱,同事和家长们都说:“小沈,你能赚多少钱呢,留点吧!”虽然深知自己的家庭条件不是太好,但他常说:“正因为我从小生活在困难家庭,所以我更了解困难家庭的孩子是多么需要别人的帮助,我现在还能过得去,不如我家庭的还有很多,伸手拉他们一把,可能会改变一个家庭的命运,自己苦点紧点不算什么!”功夫不负有心人,他所带班级学生的成绩在安达市一直名列前茅。2003年,他被任命为育英小学教导主任,承担学校的教改任务,全面负责学校的教学工作。

  执著源于信念创新促进发展

  2009年,安达市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成立。这是安达市教育体育局直属的一所综合公益性的青少年校外教育机构,承担着全市青少年学生校外教育的规划、协调、研究、指导以及校外健身、娱乐、学习、艺体培训的组织管理职能。此时,这里急需一位有创意、有才华、有组织能力的人来领导。经过上级领导们反复考量,时任育英小学教学副校长的沈成成了大家心目中的最佳人选。

  当时,安达的青少年学生校外教育工作既无成功的经验可循,又无现成的管理模式照搬。接过这个重任后,他带领6名教职员工从头开始,把“培养兴趣、启迪智慧、彰显个性、发展潜能”作为中心的工作理念,多层面、多层次地对活动中心的内外部环境进行规划建设,并外出到知名的青少年校外活动机构学习经验,在摸索中前行。

  在活动中心任职的两年时间里,他外聘了12位有特长的名师,先后组织开设了文艺、科技、体育、美术四大类别19个项目的活动班(组),并成功举办了2009年暑假总动员主题系列活动和2010年寒假主题系列活动及安达市第一届幼儿才艺展示大赛。安达市1500多人参加了15个项目的比赛,近万人次参加了各种免费培训。

  2011年3月,34岁的沈成遵从组织安排,到安达市安化小学任校长一职,成为安达市教育系统最年轻的校长。工作岗位虽发生了变化,但他不断地努力学习,钻研业务,以适应工作需要的初衷一直没有改变。

  安化小学是一所地处城郊、刚刚划归安达市政府的厂办校。原任老校长的突然辞世,使得这所仅有20多名教师的小学校经历半年之久没有校长管理。初到安化,校园里一栋新建的教学楼与废墟相伴,学校的设施简陋,制度不健全,师生的精神状态不佳等等现状摆在他眼前,使他深感自己肩负责任之重大。为此,他和领导班子成员一起分析学校的条件,共同完善了学校原有的各项工作制度,对学校内部管理体制进行了较大的改革。他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工作重心,注重实效,提升教师业务素质。虽然公事繁杂,但他一直坚持站在教学工作的第一线,任教毕业班语文,做教学业务工作的内行,扎根讲台,亲自引领教师实现教学方式的转变,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在此期间,他精心学习最前沿的教育教学理论,努力掌控教育教学改革的新动向、新理念、新方法,不断反思和提升自己的教育思想,为学校注入了新的办学活力。

  为增强学校核心竞争力,经过反复琢磨研究,他为学校量身定制了一套兴校方案:以构建学习型校园为主旨,提出“校以育人为本,师以敬业为乐,生以成才为志”的办学理念,在安化师生中大力开展学习型校园一三五工程,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全力打造书香安化、墨香安化、人文安化,将安化小学建成内涵发展、特色发展的学习型校园。

  2011年9月,在他的带领下,全校教师开始尝试进行了以一三五工程为主体的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建设,根据自己的特长与爱好,大刀阔斧地探索学校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一转眼四年多过去了,如今,在沈成的引领下,安化小学已经逐渐形成了一种以学习为主旋律的文化氛围。在这种氛围中,学校成为一个人人逐渐成长、学习、发展,并在发展中找到快乐的地方。每天早晨,校园里书声琅琅,有序进行国学经典的背诵活动;午间,各班会传出阵阵动听的合唱,那是孩子们在学习学校统一安排的经典儿童歌曲;放学前的一节课,同学们潜心练字,横平竖直的书法楷体已经在安化学子们的笔下慢慢成型。这些改变无声地证明着他当初的所有努力都是值得的。近几年的全市统考,安化小学均能进入前三名,2012年还取得了安达市第一名的好成绩。安化小学,这个曾经名不见经传的小学校,在这短短四年时间里,就像一块璞玉,在沈成的带领下变得愈发成熟,并以其优雅别致的校园环境、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朴实厚重的校本文化,成为安达教育一道独特的风景。

  汗水凝聚辉煌努力铸就成功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安达市电视台对他的个人事迹做了多次专题报道。他的个人事迹还被收录到安达教育网名师风采、《安达市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读本》中,同时被收录到《中国劳模风采》上,并在全市师德师风建设报告会上做了事迹报告。近几年他接连荣获黑龙江省师德师风先进个人、省县域优秀人才、绥化市第二届优秀人才、绥化市优秀校长、市劳动模范、市模范校长等荣誉称号。2013年11月,在黑龙江省教育学会九届二次会员代表会暨首届校长论坛上,沈成作为绥化市唯一代表,在会上做了题为《把握教育发展脉搏做学校前行的领航人》的汇报,获得了与会领导的高度评价和认可。

  面对这些瞩目的成绩,沈成表现得很平淡。他说:“最能触动他并矢志为之奋斗的动力,是我的每个学生都能取得好成绩并能健康地成长。”医者父母心,为人师者也一样。从教的18年中,他始终保持与学生密切的联系,不管是身兼什么职务,他都用爱心去与学生沟通,去交流。杨楠是他2006届毕业生,从孩子一年级起直至孩子的高中时代,他始终不间断地从经济上帮扶这位品学兼优的学生。2010年,杨楠考入省实验高中宏志班,他亲自送她到学校。2013年6月,高考在即,沈成又赴哈看望杨楠,给她送去关心与鼓励。这个孩子也不负众望,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校的老教师白友因为家中有两个身患脑瘫的孩子,生活十分拮据。沈成经常去他家探望,每逢年节都会为白老师家人送去生活用品,给这个贫困的家庭送去温暖。他就是以这样一颗不计较得失的平常心默默地关心着身边的每一个人,以自己强大的正能量引领学校破浪前行。矢志教育为学子,一片丹心写春秋。沈成是执著的,他鞭策着自己仍需努力。他坚信:教师没有丰厚的薪水,没有耀眼的权势,却以内心执著的信念昭示着——什么是平凡中的伟大。满眼荒芜算不了什么,重要的是心中有绿洲。

 
作者: 李秀娟 杜欣 李书庆 张秋滢    来源: 东北网--绥化晚报     编辑: 刘聪
相关新闻
黑土摄影
电视新闻
电视新闻
电视晚新闻
数字新闻
参政议事
绥化专题外宣片
理论研讨
黑土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