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绥化新闻网 > 本地新闻 > 综合 正文
冰趟子伏击战
http://suihua.dbw.cn   2015-08-11 17:26:13

  核心提示

  在东北抗日战争中,绥化是抗日联军和抗日义勇军的重要根据地和游击区之一。九一八事变后,抗日义勇军将领马占山、邓文、李海青等在这里高举义旗,挥戈同日寇进行过无数次英勇拼杀。1936年后,东北抗联大批部队挥师西征至小兴安岭余脉的海伦、绥棱和松嫩平原三肇一带,以山水为依托,以人民为后盾,进行了长期艰苦卓绝的抗日游击战争,形成了伟大的抗联精神。著名抗联将领赵尚志、李兆麟、金策、冯仲云、赵一曼、许亨植等都曾率部多次在这里对敌作战,给予日伪军以沉重的打击,可歌可泣的战斗故事一直流传至今,抗日军民在这里用鲜血和生命铸成一座民族解放的丰碑。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记者从7月17日开始,历时20多天,走遍10个县(市)区的山山水水,钻山沟,穿平原,重走抗联路,寻访抗日后代,踏查抗联遗迹和文献,力图还原那段与日本侵略者进行殊死斗争的悲壮历史,弘扬伟大的抗联精神。从今天起,本报刊发系列报道,以飨读者。

  冰趟子伏击战,是1937年3月北满抗日联军总司令兼第三军军长赵尚志率领三军一部与日伪军作战取得重大胜利的一次战斗,也是东北抗联史上以极少代价换取重大胜利的一个著名战例。

  1936年秋,日伪反动势力开始对以宾县、木兰等5县为中心进行军事围剿,为粉碎敌人阴谋,赵尚志决定三军主力再次西征,挺进到海伦、通北一带建立游击区和根据地。之后,赵尚志率部从铁力出发北进。翌年3月行至海伦与通北交界的冰趟子(今红星林场红旗作业所内),与在这里活动的五师会合。当部队在冰趟子两侧山上休息时,得知通北镇集结700余人日伪军要进山讨伐。为了打击敌人嚣张气焰,根据冰趟子一带地形和抗联所处的地理优势,赵尚志决定在此打一次伏击战。部队一面进行兵力部署,一面修筑工事,从山口到峡谷地带形成了一个口袋式伏击圈。

  3月7日上午,700多人的日伪军进入冰趟子一带。300名日军乘坐20多张马爬犁,每张爬犁上一挺机枪,紧接着是荷枪实弹的10辆给养车,杀气腾腾地直奔抗联埋伏地点。赵尚志见时机一到,命令隐蔽在山口外的20多名战士下山诱敌。敌人发现抗联兵力不多,便加强火力向抗联阵地扑来。见敌人进入埋伏圈,埋伏在山两侧的主力部队四挺机枪突然向敌阵猛射,敌人乱作一团。战士们弹无虚发,将敌人死死压在峡谷的冰趟子上。

  傍晚,日伪军再次发起冲锋。赵尚志指挥部队向敌人猛烈还击,打退敌人数次进攻。晚上8时多,敌人又一次向阵地猛攻,抗联以猛烈火力顽强阻击。战斗到后半夜,气温降到零下40多摄氏度,抗联部队采取轮番进攻战术,换下的战士到木营内烤火取暖,而敌人被死死地控制在冰面上,大多数敌人冻坏了手脚,拉不开枪栓,走不了路。抗联部队火力猛烈,封锁严密,越战越勇,杀得敌人溃不成军,尸横冰谷,抱头鼠窜。

  冰趟子战斗共歼灭日伪军300多人,其中打死日军指挥官大尉7名,缴获重机枪一挺及大量武器弹药和给养,抗联仅牺牲7人。冰趟子战斗是在武器装备上敌优我劣、在兵力数量上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取得的,战斗胜利大长了抗联和东北人民志气,大灭了日本侵略者威风,打开了黑嫩平原抗日斗争新局面,同时也为抗联大部队西征奠定了基础。

 
作者: 潘爽 文晓光 唐国宏    来源: 东北网--绥化日报     编辑: 桑胜东
相关新闻
黑土摄影
电视新闻
电视新闻
电视晚新闻
数字新闻
参政议事
绥化专题外宣片
理论研讨
黑土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