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绥化新闻网 > 本地新闻 > 综合 正文
通江镇:探索美丽乡村建设新模式
http://suihua.dbw.cn   2015-08-11 17:28:31

  美丽乡村建设正在改变着农民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在望奎县通江镇,具有乡村特色,具备城市功能的宜居乡镇建设,正在将农民们几代人的梦想变为现实:像城里人一样生活,同时又不离开命根子一样的土地。

  据介绍,望奎县通江镇把提高百姓的生活水平当做工作重点,全力打造宜居乡镇,目前已累计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资2.1亿元,实现了镇村面貌两年大变样。在通江镇的通江新村小区里,记者看到已经有许多村民搬入了新居,还有的正在装修。

  一位叫李南的通江镇通江村村民正在装修新买的楼房。李南告诉记者,现在新买的楼房是给儿子结婚用的。这里环境好,空气清新,春夏秋三季满眼都是绿色,挺敞亮。

  李南给儿子买的新房位于通江新村。这个现代化的农村居民小区是2011年起开始建设的集住宅、商业、娱乐于一体的现代化住宅小区,目前已成为望奎县现代化新农村新家园的样板,到目前已建成住宅楼三栋,村民正在陆续入住。从去年开始,通江村计划建设新区5万平方米,多层住宅楼3万平方米;还将建设一座中心小学和一个幼儿园,共占地7000平方米;文化广场一处,占地5000平方米。目前,这些项目正在建设之中,不久,通江村的孩子们就可以在家门口上学,老人们可以在宽敞的广场里活动了。不仅是住房变了样,脚下的路也被赋予了现代乡村的气息,两年来通江镇修建通乡公路120公里,铺设红砖路20公里,道路硬化率达到90%,排水、亮化等基础设施也在同步完善。

  通江镇正蓝头村居民王向永,指着脚下的路乐呵呵地对记者说:“这条路铺五年了,走在上面感觉真好。以前这条路都是大泥道,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脚泥。现在不一样了,人们平时都穿着拖鞋出来,心情非常好。路两边还有花草树木,我们这个村百姓都非常满意。”

  在村路上参观时记者看到,在通江镇通江村的道路拐角处设置了许多垃圾点。有人告诉我们说,这些垃圾定期清理。居民家门口的排水沟都修整成统一的形式。

  很多年前,农村城镇化被狭义地定义为“农民进城上楼”,而今在通江,记者感觉到的却是“农村人口享受与城镇人口均等的公共服务”,这种家门口的城镇化,既避免了农民“被上楼”,也方便了农民回乡创业,享受城镇的公共服务。这是一种美丽乡村建设的新模式,值得推广。

 
作者: 周希玲 李海军    来源: 东北网--绥化晚报     编辑: 刘聪
相关新闻
黑土摄影
电视新闻
电视新闻
电视晚新闻
数字新闻
参政议事
绥化专题外宣片
理论研讨
黑土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