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绥化新闻网 > 本地新闻 > 综合 正文
一位老兵留下的“红色传家宝”
http://suihua.dbw.cn   2015-08-11 17:28:31

父亲的勋章

  今天,本报凝重推出一位儿子对英雄父亲的追忆,亦使读者倾听一段珍贵的“口述历史”——

  父亲出生于1929年,他是一位老兵。1948年3月应征入伍,同年8月入党。他参加过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在第39军116师348团警卫营二连任班长、副排长。1953年11月从朝鲜回国,在辽宁驻军的3年间,被提升为副营级干部。

  父亲作战英勇,功勋卓著。各种解放纪念章、立功奖章,包括那些立功证明书、立功喜报,都是父亲在战火中用血泪铸就的光荣历史,也是后辈的我们复活他光荣历史的最好参照。

  解放东北是解放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1948年9月12日,林彪、罗荣桓指挥东北野战军主力连同地方武装共103万人,向分割在锦州、长春、沈阳等孤立地区的55万国民党军发起辽沈战役。10月15日先后攻克锦州、长春,11月2日解放沈阳、营口,战役结束。辽沈战役历时52天,歼敌47万。这次战役和其他战场的胜利,使敌我力量对比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国民党总兵力降为290万,人民解放军则上升到300余万人。人民解放军不但在质量上,而且在数量上也超过了国民党军队。为纪念这次战役的全面胜利,东北野战军向参战官兵和其他人员颁发了解放东北纪念章。

  父亲荣获的这枚“解放东北纪念章”,正面图案的中心为东北版图和“解放东北纪念1948”铭文,左右为齿轮、麦穗和双翼,下为五角星,上为八一军旗。有布绶带挂、异形,背面无铭文。

  1949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南军区兼第四野战军”为当时23岁的父亲签发的立功证明书上这样写道:1949年9月20日立大功一次,主要功绩是:天津战役不顾一切冒着敌人的封锁完成任务,**(因年久,字迹模糊已无法辨认)战役冒雨架桥,各工作均带头干,起到骨干作用。

  父亲生前讲过,当时自己带7名战士,俘虏了一个重机枪排,而这个重机枪排的武器全是美式装备,在不久后的表彰会上,部队就给他记了这次大功。

  父亲荣获的第二枚纪念章是“华北解放纪念章”。

  1950年,华北人民政府和华北军区为表彰解放华北区参战人员和纪念华北解放,经总政治部批准,决定颁发“华北解放纪念章”。该枚纪念章为铜制奖章,奖章由两部分组成。章面图为嘉禾图案簇围着一名英姿飒爽的解放军战士,持枪守卫着“万里长城”和“八一军旗”,奖章下方铭刻“华北解放纪念”六字;奖章另一部分由横幅红面黄杠的绶带组成,与章面连成一体。奖章后面刻有“1950”字样。奖章整体看上去金光闪闪,威武豪迈,气壮山河。

  第三枚纪念章是“解放华中南纪念章”。华中南包括华中、华南两个区域,有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广东、广西6个省区。解放华中南战役的主力是“四野”,父亲所在部队历经开封战役、安新战役、渡江战役、宜沙战役、湘赣战役、赣南战役、湘西战役、广东战役、广西战役、鄂西战役等,于1950年4月彻底解放华中南6个省区。

  1950年5月1日,中南军政委员会颁发“解放华中南纪念章”,授予参加中南作战的解放军指战员、民工及其他人员。“解放华中南纪念章”为铜质,三彩烤漆,通径3.5cm,纪念章下面图案为一名英武的解放军战士高举红旗,旗上写着“解放华中南纪念章”8个大字,下方写着“1950”,纪念章的背面刻着“中南军政委员会颁发”字样。

  1950年10月19日,父亲随部队从丹东奔赴朝鲜战场。

  赴朝作战,阵地战最为惨烈。父亲说,在攻占190.8高地时,一次140多人冲锋后就剩下算上他三个人。说在一次敌机疯狂轰炸时,他们营正潜伏在阵地上,他听到头顶上敌机轰鸣,抬头一看,一枚炸弹从天而降,向他砸下来,他本能地一跃而起向前飞跑,刚跑出七八步的样子,只听身后一声巨响,他便什么也不知道了。后来,老爸听营长讲,一声巨响之后,营长不见了“张参谋”(指老爸),没好声地喊“张参谋”。后来一位战士发现附近有一个小土丘,一扒拉,见被炸弹炸得血肉模糊昏死过去的“张参谋”还有一口气,营长立即命令医务人员抬下去抢救。直到五六天之后,才把老爸从死亡线上拉回来。父亲生前只记着营长姓于,医务人员有司令部文工团的刘凤荣和司令部卫生所的护士刘英。

  1951年10月,为了纪念全国人民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特别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出国作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在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作战的纪念日,制发了抗美援朝纪念章。

  抗美援朝纪念章是父亲荣获的第四枚奖章。该枚纪念章为铜质,主体为五角星外围加放射光芒,五角星的五个角上镶嵌珐琅,五星正中为毛泽东左侧面头像,外围环绕麦穗,下方环绕绶带,绶带上写有“抗美援朝纪念”。纪念章背面刻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赠”字样和年号“1951”。纪念章上方有上挂,使用别针佩戴在衣襟上

  由阵地战转入防御战,父亲说,他所在的排顽强战斗了五天五夜,歼敌百余人,首创志愿军坑道战范例,他立了三等功。

  在“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部、政治部”颁发的立功说明书上这样写道:张福臣,24岁,副排长。1952年12月28日立三等功一次。主要功绩:在守备战中,表现突出,如挖坑道等带头埋于革命事业,哪里石头硬就到哪里,挖防空洞积极想办法,成绩突出并超过别人。

  1953年1月27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部、政治部为父亲的家人发来了立功喜报。喜报上这样写道:张福臣同志,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创立功绩,业经批准记三等功一次,这不仅是个人的光荣,全军的光荣,也是人民的光荣,祖国的光荣。落款盖有“中国志愿军关防”大印。

  1953年10月4日,中国人民第三届赴朝慰问团在北京组建成立。出国前,以著名画家毕加索1952年为世界和平大会绘制的“和平鸽”为图案,制作了精美的慰问纪念章。

  纪念章外环祥云,上方镌刻着“和平万岁”铭文,中间是一只展翅飞翔的和平鸽。纪念章背面铭文:“抗美援朝纪念,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赠,1953.10.25。”章体材质为铜质鎏金、珐琅红。这也是父亲荣获的第五枚奖章。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为父亲签发了三等功证明书并奖励了一枚银质立功奖章。父亲的第六枚银质版军功章的正面图案为站立的持枪战士,背面为朝鲜文“军功奖章”。

  立功证明书为红色精装封面,封面文字烫金。大意为:奋力保卫祖国,在同敌人的斗争中立功,根据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有关决议,于1953年11月3日授予军功奖章。部别和职别:警卫营二连副排长,编号为352134。

  2014年二月初四,85岁的父亲走到了生命的尽头。他在临终前,一再叮嘱我们,这些奖章和立功证明书,都是他在战争年代拿命换来的,千万要保管好,不能有任何丢失,要一代代传下去。

  我们向父亲保证,我们一定会这样做,一定会的。因为,我们都懂他的意思:它们见证了那段峥嵘岁月,也见证了新中国成立的艰辛历程,它们最珍贵,也最无价。

  父亲用鲜血和信仰赢得的一枚枚勋章,是我家的“红色传家宝”!

 
作者: 张 林    来源: 东北网--绥化日报     编辑: 刘聪
相关新闻
黑土摄影
电视新闻
电视新闻
电视晚新闻
数字新闻
参政议事
绥化专题外宣片
理论研讨
黑土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