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绥化新闻网 > 本地新闻 > 要闻 正文
围绕三个导向 推进四化联动 为实现农区现代化打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http://suihua.dbw.cn   2015-08-11 17:26:13

  市委三届七次全委(扩大)会议确定了围绕市场导向、政策导向、问题导向,奋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四化联动的农区现代化这一重大战略部署。作为公安机关,我们必须要认认真真落实好这次会议精神,充分发挥公安机关作为经济社会发展护航者的重要作用,在绥化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不断注入公安保障要素,为绥化的新发展新跨越打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一、牢牢把握维护社会大局稳定的基本任务,提高社会治理能力水平,营造安定有序的社会环境

  一是主动作为,全力维护政治稳定。要严密防范打击法轮功、实际神等邪教组织的捣乱破坏活动,密切关注其动态,防止现实危害发生;要深入开展打击整治网络违法犯罪活动,对在网上造谣诬陷、恶意炒作、煽动破坏的,要落地查人,采取有力措施依法打击,坚决遏制各种有害信息在网上肆意传播;要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最大限度将各类矛盾纠纷治理在源头、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防止蔓延升级。要推进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为党委、政府当好参谋助手;要牢固树立为党分忧、为国家担责、对人民负责的责任意识,积极构建党委政府组织领导,职能部门各司其职,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全民反恐怖格局;要加强反恐处突专门力量建设,强化队伍,强化训练,不断提高应急处突能力,确保一旦发生恐怖袭击事件,能够快速反应、稳妥处置,全力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二是强化打击,提升群众安全感。要以“更快破大案、更多破小案、更准办好案、更好控发案”为目标,不断提升精确打击能力。要突出打击重点,严厉打击持枪、爆炸、命案、个人极端等有广泛社会影响的严重暴力犯罪,严厉打击“两抢一盗”等多发性侵财犯罪,严厉打击电信诈骗、食品药品安全、涉黄涉赌、制贩毒品、拐卖妇女儿童、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等群众深恶痛绝的突出犯罪,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非法集资等影响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稳定的经济犯罪。继续保持对黑恶势力的严打高压态势,依法严厉打击车霸、路霸、场霸、沙霸等各种犯罪活动;要对治安乱点、重点部位以及中小旅馆、网吧、宾馆、洗浴等娱乐服务场所进行不间断清查整治,严厉查处隐匿其中的涉黄、涉赌、涉毒违法犯罪活动,坚决不允许藏污纳垢。三是加强防控,确保治安秩序平稳。要强化动中备勤、定点值守、武装震慑,对各种恐怖活动做到发现在前、处置在先,坚决粉碎暴恐分子的破坏图谋;要强化军警民联合巡控工作,把警力摆在高发路段和时段,打击现行犯罪,形成威慑效应,遏制犯罪发生;进一步深化城乡社区警务战略,全面构建城乡联动、互为依托、协调同步的城乡社会治安防控新格局;继续扩大县城区社会面重点部位视频监控点覆盖面,使党政机关、学校、医院、人员密集场所、重要交通枢纽、水电油热气等要害部位、金融行业等反恐重点目标监控点及应用完好率达到100%;继续加强农村技防设施建设,行政村视频监控比例年底前要达到60%;积极构建网上网下结合、打防管控一体化的网络安全防控体系,第一时间处置有害信息,第一时间查源头内幕,第一时间落地稳控,妥善处置网上舆情事件。四是清除隐患,确保公共安全。要全面推行消防“网格化”、“户籍化”管理,加强火灾隐患排查整治,提升灭火救援攻坚能力,最大限度减少火灾损失和危害;要开展好交通安全整治,围绕保安全、保通畅、防事故目标,构建“政府主导、各部门参与、全社会齐抓共管”的交通安全综合整治大格局,严防重大交通安全事故发生。要开展好治安安全整治,加强重点单位、要害部位保卫和人员聚集场所管理,强化安全生产违法行为查处,努力实现少发事故、少伤亡。强化重大活动安保工作,严防发生拥挤、踩踏等治安灾害事故。要加强危爆物品安全整治,进一步严密枪支弹药及爆炸物品、放射性物质、剧毒等危险物品的管理,坚决不发生安全事故。

  二、牢牢把握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核心价值追求,持续开展法治公安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法治支撑

  一是坚持党对公安工作的领导。全市公安民警必须认清肩负的重要责任和使命,与市委市政府始终同频共振、同心同德,全面推进法治公安建设。二是筑牢严格公正执法的思想根基。公安民警必须牢固树立严格依法履行职责的观念、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观念,不断强化证据意识、程序意识、权限意识和接受监督意识,坚决排除对执法活动的非法干预,确保在每一起案件办理、每一个执法司法环节上都能体现公平正义。三是构筑科学高效的执法监督管理体系。要以完善执法制度、强化执法管理、加强执法监督为抓手,切实把执法权力关在制度的笼子里,确保法律得到严格实施。同时,要建立科学合理完善的执法权力运行机制,确保民警在各项执法活动中都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让执法始终在法治轨道内规范运行。四是建立严格规范的执法责任追究制度。要切实建立严格规范的执法责任追究体系,按照“谁办案谁负责、谁审核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建立完善执法责任清单制度,将法律赋予的执法职责细化分解到每个执法单位、执法岗位,为执法责任认定提供支撑。要建立冤假错案责任终身追究制,探索试行主办侦查员制度,严格落实办案责任制。对应当追究执法过错责任的个案,要及时立案调查并依法处理,坚决纠正执法过错,坚决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促使民警自觉依法办事。

  三、牢牢把握优化发展环境的基本要求,进一步改进公安行政管理举措,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宽松的发展环境

  具体要做到“三个融入”:一要把维护安全稳定融入到优化发展环境中来。要积极推进风险隐患源头治理,深化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强化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要严格规范涉企执法行为,积极保护各类市场主体,有效维护市场经济秩序,有效维护市场主体及周边治安秩序;要加强公共安全监管,着力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以稳定的政治和治安环境来改善投资环境。二要把维护经济和金融秩序融入到优化发展环境中来。要重点开展对欺行霸市、强买强卖、敲诈勒索、寻衅滋事、金融诈骗等干扰和破坏经济发展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和拖欠农民工工资、食品安全、制假售假等群众反映强烈问题的专项整治。深入开展打击逃废银行债务专项行动,维护金融秩序。对严重影响重点项目建设的案件,实行挂牌督办,不破案,不收兵;对涉及侵害重点企业(项目)的经济案件,优先组织受理侦破;对有重大影响的涉企刑事案件,要限期破案;对因治安问题造成投资者重大损失的,依法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当前,要重点围绕“美丽乡村”建设,全力打击坑农、害农违法犯罪行为,净化农村治安环境。三要把深化公安改革融入到优化发展环境中来。要抓住全面深化公安改革的契机,大力破除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不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更好地为投资者和广大群众服务。要加快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将能够通过市场机制调节的职能交给市场,将可以下放的权力一律下放,将可以精简的审批事项一律削减。要深入推进公安行政管理改革,加快推进《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承接落地、户口登记管理清理整顿、公安部16项便民利民措施和18项车检改革措施等一批条件成熟的改革举措。要进一步优化便民服务举措,在所有的窗口单位开通绿色通道,做到急事急办、特事特办,减少企业和群众在部门之间的来回奔波,坚决杜绝推诿扯皮现象发生。

  四、牢牢把握队伍建设的基本要求,着力打造一支过硬的公安队伍,为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一要扎实开展“三严三实”教育实践活动,做到政治过硬。各级公安机关必须始终坚持政治建警方针,始终把思想政治建设置于首要位置来抓,切实打牢高举旗帜、听党指挥、忠诚使命的思想根基。凡是市委和市政府的决策,公安机关必须坚定不移地执行;凡是市委和市政府交办的事情,公安机关必须坚定不移地办好。二要全面推进公安民警教育训练工作,做到业务过硬。要以提高执法办案、应急处置、信息化应用等能力为重点,深化“三大练兵”,提升实战本领。要大力加强领导干部培训,按照“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练”的原则,以培养战略思维、提高领导水平为着眼点,分级抓好领导干部培训,着力提升领导干部驾驭复杂局势的能力,努力培养更多能文善武的复合型公安领导干部。要全面开展岗位练兵,组织全警自学自练;各警种要以技能比武为抓手,自上而下抓好骨干培养和战线指导;各县市区公安机关要以所队科为单位,努力培养更多适应本职岗位的行家里手。要积极争取政策,研究招录一批计算机、通信、电子、网络、法医、痕检等特殊专业人才。三要紧紧围绕市委中心工作,做到服务大局的措施过硬。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户籍、治安、出入境、交通、消防等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要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除涉及公共安全等必须由公安机关管理的事项外,能取消的一律取消、能简化的一律简化、能下放的一律下放;窗口服务部门要进一步提高服务能力和办事效率,认真落实首办负责制,问责追究制、办结时限制,坚决杜绝“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等问题,为公安工作赢得最可靠、最牢固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四要培养树立队伍的担当重任意识,做到责任过硬。无论是打击犯罪还是保护人民,都要敢于担当,敢于出手,敢于胜利,以此来赢得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五要守得住底线、不逾越红线,做到纪律作风过硬。全市公安机关要认真解决好作风建设的突出问题,坚决整治思想僵化、推诿扯皮、作风漂浮、利益至上等思想顽疾,坚决革除繁琐、传统、滞后等习惯做法,坚决杜绝“吃拿卡勒要”、“冷硬横推拖”等不良行为。对工作不落实、服务质量差、效率低下,特别是向广大群众、企业和投资者乱伸手、谋取不正当利益,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领导干部和民警;对无法律依据而不予受理、不予立案,办而不结、超越时限,强行勒卡、索贿受贿,办人情案、关系案、金钱案,导致企业生产经营受到严重干扰的领导干部和民警,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要健全完善公安机关的监督制约机制,切实贯穿到民警执法办案全过程,延伸到人、财、物管理各方面,确保权力始终在阳光下运行,以好的作风来创造好的环境。

  (作者系绥化市政府党组成员市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

 
作者: 史衍芳    来源: 东北网--绥化日报     编辑: 桑胜东
相关新闻
黑土摄影
电视新闻
电视新闻
电视晚新闻
数字新闻
参政议事
绥化专题外宣片
理论研讨
黑土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