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棘手挠头的纠纷,只要老陈出面,立时就会化为乌有,即将掀起的轩然大波会变得风平浪静,因此他也被称为小村的和谐保护神。
这个老陈叫陈景方,原是庆安县大罗镇司法所所长,5年前退休后,回到故乡东山村上印屯居住。虽然他不是什么村干部,但乡亲们发生纠纷,爱找他调解,而且对他是言听计从。百姓为什么愿意听他的,都说老陈“说话透亮、在理,再硬的榆木疙瘩,他一斧子下去保准劈两半,因此都服他”。
“虽说乡下纠纷没啥大事,但庄户人气性大,脾气倔,在气头上也会闹得挺凶,如果不及时化解,也会弄出悲剧。”这是陈景方经常说的一句话,也是他在实践中悟出的道理。65岁的李某和女婿就曾因为四亩半地差点弄出一桩人命案,是陈景方及时赶到,把两人“拘”到一起,耐心开导,最后,双方都认了错,一场纠纷解决了。
陈景方有句颇具新意的话:“善良的心是最好的调解。”在他看来,农村的许多矛盾都出在心结上,要化解矛盾纠纷,一定要把话说在当事人心窝里。陈景方由于与村民朝夕相处,对发生在群众中的矛盾纠纷了如指掌,因此调解起来及时到位,把许多纠纷都化解在萌芽状态。张老汉有四个儿子,生活再困难也没向儿子要过钱,可他在患了一场大病后,身体大不如前,又花钱看病,又要生活,他就让儿子交赡养费。儿子们借口自己困难,谁也不愿意掏钱。陈景方知道后,及时把四个儿子找到一起,对他们说:“俗话说,养儿防老。你爸老了,你们却不尽孝道,这无论如何都说不过去。现在摆在你们面前有两条路,一是让你父亲诉讼法律,由法庭做判决;二是主动承担赡养义务,让你父亲过个快乐晚年。何去何从?我看还是选择第二条,这样光彩体面。”接着陈景方详细叙说了瞻养法的有关规定,终于让四个儿子心服口服地掏出了赡养费。陈景方非常热心化解矛盾纠纷,哪有纠纷他就出现在哪里,而且总是用温情的话打动人、温暖人、点拨人,全力解扣化结。村里要修公路,村民李某的院子因修道需后撤4米,但李某执意不撤,村干部多次做工作无效,便要强行扒门拆障。李某见村上动武的,也找来20多人,拿刀持棍要拼命。陈景方知道后及时赶到。他对李某说:“修路是事关全村的好事,即使我们个人吃点亏也要支持,如果你不撤出地方这路就修不成,多少人都会在背后戳你脊梁骨。”老陈就这样耐心宣讲法规,又讲修路对建设美丽乡村的好处,终于使李某撤出了院墙。人们都说,“老陈是乡村安定的稳压器,是和谐的守护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