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绥化新闻网 > 本地新闻 > 精彩点击 正文
巨宝山乡建设美丽乡村把解决民生问题放在首位
http://suihua.dbw.cn   2015-07-09 17:53:49

  东北网绥化7月9日讯 6月23日,天显得格外闷热。庆安县巨宝山乡巨泉村高粉房屯却是一片欢腾,自来水井开始通水了。81岁的五保老人杨洪胜喝着甘甜的泉水,乐得合不拢嘴,连声说:“想不到老了老了,还喝上了自来水,这美丽乡村建设可实在好,乐呵事新鲜事排着队挤进农户的门槛。”杨洪胜过去一直雇人从土井挑水吃,不仅水有种苦涩味,人喝了还容易得大骨节病,现在全乡建起净水自来水厂,圆了百姓喝深井纯净水的愿望。这一可喜变化是这个乡建设美丽乡村结出的硕果。

  美丽乡村建设开始以后,巨宝山乡党委和政府确立了一个明确的指导思想,乡村建设坚持从实际出发,把解决百姓最渴望最需求的民生问题放到首位,下最大的气力解决好。巨宝山乡地处半山区,而且村屯非常分散,老百姓一直吃地表的污染水,过去虽然也想解决,但由于受资金和环境的影响,始终没有提到议程上。这次建设美丽乡村他们决定先从百姓最需要的吃水问题抓起。乡里筹资难,他们多次跑省进京,争取水改项目。改水项目争取到位以后,乡里及时开展动员工作,要求群众给予全力支持和协助,百姓腾地的腾地,拆院的拆院,短短5个月的时间就建起净水厂一处,安装净水设备两套,打90米深的水井3眼,架设供水管道72公里。目前12个自然屯已经开始供水,其余10月供水,百姓开天劈地喝上了纯净水。

  建设美丽乡村应该着重解决什么,巨宝山乡领导不坐在办公室里作决策,而是通过“下访”、“察访”、“接访”等形式,更多地接近群众,让百姓为乡村建设建言献策当“参谋”。最近几年,这个乡非常注重乡村道路建设,基本实现了村村通公路,屯屯有公路相接。但巨宝村和巨泉村由于地处山岭岗地,仍有4条路是乡村土道,一到雨季泥泞不堪,什么车辆也出不了屯。百姓说建设美丽乡村不能光“脸蛋”漂亮,“胳肢窝”的地方也得美丽起来。乡政府决定就是再困难,也要把最后4条通屯路修起来。经过测算,4条路要修起来,需要220万元的投资,为此他们经过反复做工作,从国家争取到一部分资金,又拉来一些企业、单位的赞助,尚存的缺口由百姓集资。群众见乡政府动真格,集资热情空前高涨,仅用半月的时间便资金到位。很快修起8公里长的水泥路、5座通屯桥梁、15个涵洞,两个村再没有一条断头路。道路修起以后,又发动群众修起排水沟、路肩路,路两边也植树栽花进行了美化,成了乡间的靓丽风景。

  有些事情虽然是百姓的迫切要求,但因涉及到一部分的人利益,办起来却很难。巨宝山乡政府对这些问题不躲不绕,硬着头皮也要解决好。巨龙村狄什长屯是乡政府所在地,早已成为贸易中心。但由于街道狭窄,门房拥挤,商业街却一直没建起。原因就是拓宽道路,要扒掉1700延长米的院墙,16个临街仓房,涉及到50多户,修不好要引起群体上访。乡政府面对抵触情绪没有退缩,他们认为建立商业街,既可以活跃农村中心市场,又有利于建设美丽乡村给百姓带来实惠,必须办成这件大事。乡领导采取划片办户的办法,入户做过细的工作,讲明建商业街的前景,同时也给一些受损户合理补偿。由于实行人性化拆迁,只用半个月就完成拆迁任务,很快建起8米宽的水泥路面900延长米,铺设彩釉砖步行道760平方米,埋设排水管道1800延长米,安装太阳路灯50盏,道路两侧栽植了鲜花树木,还建起24个门市房,整个商业街变得宽敞繁华起来,有了新型城镇的样子。

  过去巨宝山乡每个村都建有一个小广场,只是用砂石平整了一块土地,没有什么配套设施,很难成为百姓的娱乐中心。乡领导认为建设美丽乡村,不能丢了百姓求乐的需求,一定要把广场建成群众娱乐中心。没有资金他们四处寻求支持,很快得到私营企业和包扶单位的支持,纷纷投资帮助扩建完善广场。巨龙村的广场由原来的400平方米扩建到1000平方米,建起水泥地面篮球场,设置了排球、羽毛球场地,铺设了560平方米的过道板,还建起了小凉亭,四周安装了10盏太阳灯。晚上这里也如同白昼,成为村里最热闹的地方,男女老少到这里跳广场舞、扭大秧歌、唱卡拉OK,过上了城里的生活。如今这样的大型广场全乡已建起7个,许多屯也建起小型广场,闲暇时间农民有了好的去处。

 
作者: 庄义彬 段金林    来源: 东北网--绥化日报     编辑: 桑胜东
相关新闻
黑土摄影
电视新闻
电视新闻
电视晚新闻
数字新闻
参政议事
绥化专题外宣片
理论研讨
黑土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