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春江是庆安县大罗镇司法所所长、人民调解委员会主任,多年前被确诊为血小板减少性过敏型紫癜。一直靠药物维持的他拖着多病之躯,在基层调解岗位一干就是23年,多年来由他成功调处的各类矛盾纠纷案件有300多件,调解成功率在98%以上,化解民转刑案件18起。
晓之以理解矛盾
大罗镇东风村宫大川屯于尹氏80多岁了,去年4月在小女儿的陪伴下,来到了大罗镇人民调委会。原来于尹氏多年来一直独立生活,无经济来源,只有小女儿用自己打工挣的钱照顾老人的生活,其他一儿三女均以各种理由推拖,不尽赡养责任。杨春江了解情况后,耐心规劝老人放心回去等待,自己一定做好她儿女的工作,给老人一个满意的答复。杨春江找到了老人的长女,对她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从道德上讲明羊羔跪乳、乌鸦反哺的道理。从法律上说清赡养老人是子女应尽的法定责任,在杨春江入情入理的说服劝导下,老人的长女终于同意起表率作用,每年给老人拿出2000元钱,作为抚养老人的费用。平时多去老年公寓照顾老人、关心老人。随后老人其他子女也都尽了赡养义务,老人的脸上又重新有了笑容。
细心调解促和谐
去年6月13日,大罗镇东阳村张友屯村民张某,急匆匆来到大罗镇人民调委会,找到杨春江,声称自己被丈夫打了,现在无法回家,丈夫要求离婚。原来两人2008年结婚,感情很好。近几年张某一直在庆安县某化妆品商店打工,丈夫怀疑她有外遇,经常跟踪、监视,去年3月12日晚8时许,张某丈夫同两个哥们一起,将这家化妆品商店的店门撬开,声称前去捉奸并将张某打伤,当时张某报了案。了解情况后,杨春江找到出警民警了解情况,并调出了这家化妆品商店的监控录像,并没有发现张某丈夫所怀疑的情况发生。杨春江又找到张某丈夫,指出其私自撬开店门属违法行为,无端怀疑是对自己爱人不尊重的表现,并做了耐心细致的调解工作。在证据和事实面前,张某丈夫承认了自己的过错,一家三口又恢复了往日的生活。
挺身而出化危机
在农村,许多矛盾纠纷往往是由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引起的,可区区小事如果调处不及时,就会酿成大的矛盾纠纷,甚至走向激化,影响社会的安宁、稳定。前不久,东风村62岁的杨某匆匆赶到大罗镇人民调委会找到了杨春江,声称自家邻居白某在钉板障子时,强占了自家约20厘米,如果邻居不把板障子撤回,自己将用刀把他们全家都砍了。了解情况后,杨春江亲自前往现场,要求双方都停止眼前的行动,拿出自己的房照,按房照实地测量定位,重新钉障子,在有理有据的事实面前,双方握手言和,一场民转刑的案件化解了。
多方协调平纠纷
去年10月8日由于镇政府修地下排水,出口设计不合理,污水排进了东风村五组8户农民的地里,致使农田被淹,8户农民要集体上访,讨个说法。杨春江了解情况后,不顾自己患病的身体,带领全所人员前往现场。同时又找到了镇规划办、水务办、经管站等部门一起现场办公,最后终于达成协议,解决了矛盾,化解了纠纷,有效地制止了一场集体上访的案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