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份青少年《因电子设备分散注意力步行专题调研报告》日前出炉。电子设备不离手的“低头族”,不良使用习惯带来极大交通安全隐患。听音乐、发消息、玩游戏渐成过马路时三大隐形“杀手”。
如今,手机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无论是在饭店里、马路上、公交车、厕所里,都可以看到许多“低头族”,他们打游戏、聊微信、刷微博……在这些低头族中,15到17岁人群是未成年人中独立步行人数最大的群体,同时,他们也是近年来手机上网增长比例最快的人群,不少人是电子设备不离手,尤其是在过马路时也只关注手中的小屏幕,不良的使用习惯正带来极大的交通安全隐患。
学生中“低头族”倾向日益加重
日前,记者对30名中学生进行了随机采访。结果显示:29名学生配有手机。学生们表示,学校不让带手机,可有的为了方便和家长联系,有的为了查资料,所以大多数都有手机。超过半数的学生明确表示,自己曾因当“低头族”而在道路步行中受到过交通威胁。
据记者了解,学生用手机查阅资料的很少,女生多数是聊天、看偶像剧、听音乐,男同学多数是玩游戏、看电影、听音乐。“有的同学到了马路中央也不抬头,直到有过往车辆鸣笛提醒,他们才会意识到自己处于危险当中。”“刚才过马路,看电影正起劲,就没有注意到路上的情况。”同学们先后对记者说。
调查结果显示:过马路时被分散了步行注意力的学生“低头族”通常在听音乐(30%)、发微信( 40%)、玩游戏(9.8%)、打电话(10.4%),其中,超七成的学生是和父母通话,超五成学生在和朋友发消息。第八中学学生小宇(化名)对记者说,在学校老师不让玩手机,很多人都是刚放学就迫不及待地打开手机,有的能玩一路。
“低头族”让司机很头疼
出租车司机张师傅告诉记者,“那些低着头看手机过马路的人,走路不管不顾的,躲都不好躲。”
“太危险了!几个学生过马路不看路,低头玩手机,要不是我及时刹车,肯定撞到他们了。”回想起前几日遇到的惊险一幕,司机张师傅对于这些马路上的“低头族”真是既担心又生气。 “现在的年轻人都玩手机,有的年轻人从上车到下车基本都不往别处看,眼睛一直盯在手机上聊微信,有的人坐到地方了不知道下车,有的人就顾着聊天把包落下了,有的人下车后还是在看手机不看路,唉,真是替他们捏把汗。”司机赵师傅说。
链接
低头过马路遭遇交通事故风险率增加3倍
在中国的未成年人中,15到17岁因道路交通事故死伤的人数最大,占30%到40%。全球儿童安全组织中国区首席代表崔民彦说,在步行中使用电子设备会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影响人的注意力,对各种交通流的反应滞后。和注意力集中的步行者相比,听音乐的“低头族”在道路步行尤其是过马路时,发生交通事故的可能性会增加约4.5倍,玩游戏的“低头族”遭遇交通事故的风险率会增加3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