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老人讲,在很早以前,兰西县(双庙子)境内拉哈山的南山顶上,曾掉下过一条黑龙。五百多米长,三米来粗,长了许多脚,头很大,很凶的样子,比画上画的还大得惊人,人们不敢走近前去观看。
黑龙从天下掉下来,先是在山上直打滚,树木被它一扫而光。它从山顶扑腾到山西侧的田野上,一米多高的玉米被它压倒一大片。没过几天,它就动弹不了了,睁大眼睛呼呼喘着粗气,咆哮声犹如山崩地裂一般,方圆四五十里都能听到它的吼叫。有位白发苍苍的道士说,这条黑龙是看中了南山的风水,压下云头在此长久盘旋,而不慎脱了云层,或许是什么原因被贬下凡尘的。
正是盛夏五月,骄阳似火,连日不下一滴雨。四面八方的老百姓纷纷赶来,远远地围得里三层外三层,久久地看着议论着,觉得这事太稀奇了!多少代人一辈子都没见过呀,只是从闲话中听说过,今日遇见,也不知是福是祸?还是一位白发老者提醒了大伙,赶紧抢救吧!不然,它就被活活困死在这儿啦!于是,众多男女老少从呼兰河里往山上挑水,一桶一桶地向黑龙身上浇。后来,人们想出个简便办法,众人从河岸一直排到山上,一人接一人地往上提水。也有一些壮汉干脆穿林越野,用挑子一挑一挑地挑水。大家只有一个心愿,一定要救起这条大黑龙。
黑龙周身得到水的滋润,恢复了一点身体的活力,不停地翻动着,意欲重振雄风,回到广阔的天宇上去。许多人夜晚都不肯回家,齐心协力在山上备水,以供中午炽热时急用。由于大家一天天地给黑龙浇水,使它保持着很强的生命力,焦虑地瞪着眼睛直看天空。天蓝蓝的,万里无云,晒得大地冒火。秧苗都枯黄了,有的连片死掉。惊动了当时的衙门官员,也过来想办法,就是没什么高招能让黑龙腾飞起来啊!
二十多天过去了,仍然没有下雨,情况十分危急!黑龙身上已经干巴得开裂了,鳞片里生出好多蛆来,有的鳞片开始脱落。庞大的身躯横卧在田地里,直挺挺地僵硬起来,随时都面临着死亡。急得人们赶来马车、驴车昼夜拉水。同时,设下香案,摆上好多三牲礼品,焚香磕头,恳求上天施恩,救救这可怜的黑龙吧!可是,情况仍在不断恶化,黑龙失望地闭上了眼睛……
就在第二十六天的下午,平地骤然刮起了从未有过的狂风,从东南天空中卷来一片浓厚的黑云,瞬间就铺满了整个天际。地面上漆黑一团,什么也看不见,转眼间下起了倾盆大雨。人们吓得都躲进了屯中屋子里,只听拉哈山上风狂雨骤,电闪雷鸣。随着几声大的霹雳,人们似乎感到整个天地都在剧烈震颤。不一会儿,雨过天晴。人们发现大黑龙不见了,在南山半山腰上,竟然出现了一条山洞!还有些女人从黑龙卧难的田间捡到许多片龙鳞,拿回家做了很漂亮的小簸箕。后来,人们传说,就在那场震天撼地的雷雨中,大黑龙挺起了高大的身躯,竖起有几房子高,腾空而起,直上云霄;它在呼兰河上空盘旋了一圈,随着浓云向西北翻卷而去,转瞬便消失了。在离开地面的刹那间,它长长的尾巴猛力一甩,正好击打在南山的半山腰上。
从此,黑龙洞成了百姓的不解之迷,不断有好奇的人进去探险寻宝。洞内伸手不见五指,令人恐惧。再往里走,就更加神奇莫测,时而传来流水声和鸟叫声。更让人不解的是,里面水坑里竟有鱼儿跳跃。再后来有更多的人进入领略那里的奇异风光,但都没有走多远就折身出来了,不敢再冒这个风险。人们给它起个名叫黑龙洞。关于它的传奇就生出多个版本,越传越奇妙怪异!
文革期间,当地革委会想把它作为防空洞加以利用。本想把里面清理一下,安上电灯,作为防空洞。可是,人们下去不一会儿就都跑了出来,说遇上了怪物。随着呼兰河畔游人的增多,想探黑龙洞之险的人越来越多,对于洞里的多彩故事也被描绘得更加神奇了。
1985年夏天,几个青年人斗胆钻了一把黑龙洞。其实洞口并不大,可是越往里走越开阔。不知是那位好心人在洞壁上安了吸光装置,往里走可以看见莹莹光亮,引导人们向前行。石头木块等杂物拌于脚下,洞底并不平坦,一会儿是上坡,一会儿是下坡,一会儿又似乎跌入洞底,好像掉进枯井,让人的心都紧紧揪了起来。怕出事的都赶紧返回,仍有个别好奇者不肯罢休,非要探个究竟。于是,又继续向着纵深前进。大约走了十几分钟,仿佛又上了一个陡坡,简直就要钻出山顶了。不过,还没等他们兴致提起来,又一下子滑入了一个更深的洞,里面有个特别开阔的水泡。他们仓徨往回跑,有的头被碰破,鲜血直淌,疯一样跑出了神秘的黑龙洞。里面究竟有多深谁也说不清,每个人的脸都弄得黑黑的,相互瞅着一阵傻笑。自此以后,黑龙洞真成了兰西河口南山风景区的一处了不起的险境迷宫。直到现在,仍没有人走到它的尽头,它的迷底仍没能揭开。
然而,令人欣喜庆幸的是,自从这里百姓救了黑龙后数百年间,呼兰河畔,南山脚下,一直风雨调和,年年丰收,人们安居乐业,一直过着富庶祥和的日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