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绥化新闻网 > 本地新闻 > 综合 正文
明水自然保护区大鸨增至40只
http://suihua.dbw.cn   2015-05-21 16:22:20

  东北网绥化5月21日讯  明水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鸟类种群、数量近期明显增多。据不完全统计,截至5月19日,保护区内现有大鸨(本地人叫老鸨)种群3个,数量达40只。

  据了解,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开始,我省很少出现大鸨,近日在明水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现如此大规模的大鸨种群特别难得。大鸨属于留鸟,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地球上濒危物种。截至目前,世界上共有大鸨4000余只,我省有100多只,大鸨有“空中飞翔的大熊猫”之称。

  近年来,明水县出台、实施了保护鸟类一系列举措,林业、环保、工商、公安等执法部门形成统一战线,联合开展保护鸟类和动物的检查活动,不断改善鸟类繁育后代和生存成长的环境,使国宝大鸨逐年出生、增多,大鸨群不断发展、壮大。2014年,明水有大鸨32只,到2015年5月已有40只。

  大鸨,别名地鵏、野雁,是鹤形目鸨科的大型地栖鸟类,翅长400余毫米。嘴短,头长、基部宽大于高。翅大而圆,第3枚初级飞羽最长。无冠羽或皱领,雄鸟在喉部两侧有刚毛壮的须状羽,头、颈、前胸为灰色,下体栗棕色。它们栖息于广阔草原、湿地、农田草地,通常成群活动,善于奔跑,喜欢吃野草、蝗虫、甲虫等。无论它们立地或飞翔,均有一种野性的美丽。凡是到明水自然保护区旅游观光的团体或个人,都把能够近距离观赏到大鸨的芳容和飞舞当成最大的乐趣。

 
作者: 吕世申    来源: 东北网--绥化晚报     编辑: 刘聪
相关新闻
黑土摄影
电视新闻
电视新闻
电视晚新闻
数字新闻
参政议事
绥化专题外宣片
理论研讨
黑土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