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冈县农民工子弟学校侧记
“我们在这里住得好,吃得好,老师待我们就像亲人一样。”4月23日下午,我们在青冈县农民工子弟学校“风雨操场”上,见到了正要回寝室的初一一班学生宋成成。
宋成成说,父母都在北京打工,她和弟弟都在县城里读书。有几次她身体不舒服,副校长王丰检查寝室时发现了,及时把她送到医院诊治,这让她感受到了父母不在身边的温暖。
让父母不在身边的孩子健康成长,这是青冈县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办学宗旨。
校长张宏春介绍,学校的前身是县原第三中学,原三中校舍陈旧,门窗老化,班额过大,教室不足,无各类辅助教室;操场雨季内涝,学生无活动空间;校外住宿生较多,管理难度大等问题。青冈县委县政府针对原三中的实际问题,为学生特别是农民工子弟提供好的上学环境,在靖北新区人民大道北侧,青枫西路西侧,新建了农民工子弟学校。学校去年投入使用,现有学生1350人,其中农民工子弟672人,父母在外打工的学生168人,单亲家庭子女78人。
张宏春领着我们穿过“风雨操场”,参观了学生食堂和寝室:“975平方米的‘风雨操场’不见风雨,顶层设计封闭通透,学生们一年四季风吹不着雨淋不着,冬季还可以在室内上体育课。我们还倡导广大教师为家庭贫困农民工子女捐款、捐物,对基础比较弱的学生利用自习课免费辅导,对父母常年在外打工的留守儿童,指定教师做代理妈妈,让他们在爱的熏陶下感受家的温暖。”
“学校组织在校内住宿的学生上晚自习,专门安排教师免费为学生辅导。中午为在校就餐学生提供临时休息房间,并有专人管理。”王丰说,学校为家庭贫困的农民工子弟发放住宿生补助,让他们有机会享受同等教育,安心学习。
由于学校里单亲、留守学生过多,各位班主任及任课教师不但在生活上给予学生更多的关心,而且密切关注学生的思想动向,一旦出现波动,便主动与学生谈心,进行疏导。学生生病时,学校领导及老师第一时间将孩子送去就医,让孩子们得到无微不至的关怀。
鼓励的一个眼神,暖心的一抹微笑,这些,都让父母不在身边的孩子们,享受到家的温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