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绥化5月14日讯 近年来,安达市围绕“稳步发展、逐步规范、典型引路、整体推进”的发展思路,通过“带、联、帮、扶”加大了对农民合作社的扶持力度,带动了全市农业经济的发展,提高了农民收入。目前,全市发展农民合作社700家,其中农机专业合作社42家,累计入社成员2万多人,辐射带动农户2.5万户。
“带”——大户带动,共谋发展。以农业大户为核心,发挥农业大户表率作用,带头领办创办农民合作社。同时,通过农业大户带动,把先进的理念、多年的市场开拓经验以及在社会和市场的人脉、信息带入合作社当中,能够更好更快地促进合作社发展,以实实在在的成果吸引带动群众创业。这个市太平庄镇双兴村水稻种植大户冯刚,流转土地近2万亩,通过对上争取和自筹资金累计投入2000余万元,用于土地“旱改水”改造工程、100吨水稻智能化催芽车间和200栋水稻育秧大棚建设工程,辐射带动农民200余户。
“联”——联合创办,降低风险。以农民合作社为主体,鼓励当地小规模生产农户加入农民合作社,吸纳发展意识强、乐于奉献的致富能人为会员,把他们联合起来作为整个合作社的主体力量,逐步扩大规模,带动更多农民加入。这样既发挥了“能人”效应,让“能人”拥有展示能力的舞台,又降低了风险,让普通农民群众心里踏实。这个市中本镇乾程玉米种植合作社,就采取了这种经营模式,合作社由乾程经贸公司、种子经营企业、小额贷款公司等几家企业和农户联合起来成立的玉米种植合作社,其中农户所需的种肥由种子经营企业统一提供,农户所需要的贷款由小额贷款公司提供,乾程经贸公司负责玉米收储,提供产供销一条龙服务。目前合作社已吸收农户1525户,流转土地面积达到4万余亩,预计每亩地增收50余元。
“帮”——技术支撑,提升效益。以科学技术为支撑,利用人才优势、高科技手段,不断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努力实现产品高附加值、高效益值,让农民合作社与现代信息社会接轨,了解市场需求量。这个市自去年入冬以来,组织百名科技人员对全市农户进行科普培训。重点培训了五大粮食作物科技高产攻关模式、测土配方施肥、优良品种选择、病虫害防治、农药使用方法和标准化整地等农技知识。目前,全市共举办各种培训班20期,培训农民已达6万多人次。向农民赠送各种书籍2.5万册,科技明白纸5万份。
“扶”——政策扶持,服务深入。加强服务引导,政策扶持,第一时间把国家、省、市惠农政策下达到乡镇和农民合作社,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研究指导农民合作社发展方向。随着国家、省、市对农村合作社发展财政资金扶持力度的加大,全市先后建立千万元以上农机专业合作社17家,共获得国家级扶持资金1.02亿元。同时,相关部门联动,简化了农民合作社注册程序,并减免了相关费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