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绥化新闻网 > 本地新闻 > 综合 正文
贵在“备”得实
http://suihua.dbw.cn   2015-04-19 17:49:24

  海伦市在备春耕工作中,采取提早动手、结构调整、科技保障等措施,确保打好备耕生产战役,为2015年粮食增产增收奠定坚实基础。

  抢前抓早物资、资金备得实

  海伦通过资金早筹集、物资早准备、培训早开展、检修早落实、监管早行动等方面抢前抓早,精心安排,全力抓好备春耕工作。全市今年春耕生产约需资金15亿元,化肥12.5万吨,种子2.1万吨,柴油5000吨,农药890吨,农膜1500吨。所有生产物资目前已全部下摆到位,春耕生产所需资金已全部到位。全市水田育秧所用大棚3.4万栋已全部达到待播状态,13处催芽车间全部投入使用,满负荷运转,可保障50万亩以上水田用种需求。完成拖拉机3.5万台、配套农机具6.6万台套检修工作,农机具检修完成率达到100%。

  多途径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海伦市开展“走基层接地气服务备春耕”活动,农技工作人员携带化肥样品和专业检验设备深入到乡村一线,现场为农民讲解化肥、种子等农用物资的鉴别方法,并免费检测化肥含量。还加大科技对农业的支撑力度,强化农业科技培训,采取集中办班、电视讲座、网络传播等多种途径开展产业体系专题、新型职业农民、新型农民经营主体、普通农民培训。还组织由植保、土肥、种子、栽培等方面的专业技师组成的农业专家队,深入到243个行政村,实行“农民点菜、专家下厨”的模式,针对各乡镇的不同特点调整培训内容,开展科技知识、创新技术培训。仅科普之冬活动就培就训农民30余万人次,开展义务咨询1万多人次,发放各类技术手册2万余份,还组织农业科技专家与农户结对子,在农业生产关键时段开展跟踪指导服务活动,努力提高科技入户到田率。

  按市场需求调结构

  海伦市通过农业结构调整,构筑特色经济、畜牧经济、劳务经济促农增收的格局;实施富硒产业开发计划,落实富硒种植基地50万亩,利用海伦天然富硒土壤打造富硒品牌;重点打造海望公路带共合1.3米大垄与常规小垄大豆对比试验、共合瓜菜、伦河水稻三处智慧农业园区以及共合500亩大垄覆膜玉米与常规密植对比试验园区,鸡讷公路带上马铃薯园区等特色园区。围绕特色经济,扶强龙头,壮大基地,培育品牌,提升全市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海伦根据市域资源实际,大力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根据市场需求调整玉米、大豆、水稻及特色作物种植面积。

  开展“红盾护农”全方位保障备春耕运行

  海伦市紧紧围绕种子、化肥、农药、农机具及零配件、农机用油和其它重点农用物资,开展执法检查,清理农资市场主体无照经营行为,打击农资商品虚假违法广告,查处农资违法案件。同时还把好农资市场的准入关、流通关和退市关,做到严管市场准入、严查流通环节农资产品质量和杜绝不合格农资产品再次回流。加大联合执法力度,开展百日农资市场整治活动,在农资大市场成立农资监管服务中心,为农民提供法律和技术服务,保证农民用上放心种、安全药和优质肥料。

 
作者: 文晓光    来源: 东北网--绥化日报     编辑: 孙睿
相关新闻
黑土摄影
电视新闻
电视新闻
电视晚新闻
数字新闻
参政议事
绥化专题外宣片
理论研讨
黑土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