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绥化新闻网 > 今日热点 正文
脊梁
http://suihua.dbw.cn   2015-03-25 15:51:34

——记明水县三精社区五委居民樊淑芹

  一处低矮的50多平方米30多年的门市房立在初冬的寒风中,与身边高大砖房相比是那么的渺小。

  一位77岁身患多种疾病的老人本应享受天伦之乐,却像一头不知疲倦的老黄牛还在为这个贫困的家庭耕耘着。

  冬日里,走进明水县三精社区五委打听樊淑芹老人,熟悉的人们都伸出大拇指。“那个老人可好了,如果没有她,她一家早散了。”

  命运磨难 挑起家庭的重担

  一米七左右高大的身材,瘦瘦的,饱经沧桑的脸上刀刻似的皱纹,一双坚毅的眼睛里闪烁着不服输的光芒。走起路来步履有些蹒跚,打开话匣子记忆是那么得好。

  樊淑芹老人年轻的时候是幸福的,她在县城生资商店上班,丈夫是一名公安民警。婚后两个儿子一个女儿为幸福家庭带来了无穷的欢乐。然而好景不长,几年后丈夫的身体总是经常的亮红灯,最终被诊断为心病,于是常年和药打上了交道。而樊淑芹当时的工资才二三十元,小日子捉襟见肘,但一家人也是其乐融融。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平平常常的日子在繁忙的生活与工作中悄然度过,然而就在樊淑芹的小儿子李英杰大学还有半年毕业时突然患上了精神分裂症,只好退学在家治疗,这大学是白念了。从那以后,30年的病魔一直折磨着李英杰。期间也成了家,并有两个女孩。然而第二个女孩李兵却是弱智,不会说话。屋漏偏逢连夜雨,一家两个病人,天天吃药,生活的艰难一步步在逼迫着樊淑芹走向坚强,走向成熟。她,义无反顾地挑起了家庭的重担,一步一滑,一波三折。

  家庭重担 压得她喘不过气来

  有位名人说过,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为了这个家,樊淑芹可谓操碎了心。她和小儿子一家相依为命,可是祸不单行的是就在她60岁时老伴突然患上了心脏病,只能病退在家,可怜的工资还不够吃药用。而樊淑芹当时的退休金也就100多元,还得养活李英杰一家人。一分钱,掰成几瓣花。别人家的老人这个年龄已享天伦之乐,而她却是一家的脊梁。一个六口之家,三个病人,天天吃药。而她,每天把欢乐写在脸上,把痛苦埋于心中。感冒时,只能强挺着,走路直打晃,却舍不得吃药。家中好吃的全得给病人吃,自己只能是小葱拌大酱的对付着。

  儿子李英杰又患上了糖尿病,打了10多年胰岛素,老伴心脏病加上脑梗三天两头的点滴,一年中有半年的时光在医院度过。在这样的真情侍候与默默奉献中,老伴于7年前去世,儿子李英杰也于2013年离开了人世。留下了将近20万元的外债。

  夕阳晚年 老人坚强面对人生

  “我现在知足了,挺开心的。这离不开政府的关爱。社区为儿媳妇与小孙女办了低保,我的退休金也涨了。20多万元的饥荒慢慢地还吧,如果我哪天没了,还有儿媳妇和大孙女帮助还。”樊淑芹老人坚强地说。

  而她和儿媳妇之间的故事,却是整个社区的一部爱心教材。去年,有人给儿媳妇介绍对象,让带着孩子改嫁。可是儿媳妇的头摇得像个拨浪鼓,说什么也不行。樊淑芹也做儿媳妇的思想工作,找个幸福的人家吧,好好过日子。

  “您就是我的亲妈,为了这个家苦了你自己,我要为你养老。”儿媳妇抱着婆婆痛哭。

  “这些年,她们娘俩都没红过脸,就像妈与姑娘一样。”邻居们称颂着。

  为了生活,为了还债,樊淑芹开起了食杂店,尽管一年才能挣上五六千元,但她还是知足了。

  年龄大,她不糊涂。去年夏天,樊淑芹把房照的名字改为儿媳妇的名下。自己如果哪天真的倒下了,好让儿媳妇与小孙女有个避风的窝。

 
作者: 高伟    来源: 东北网--绥化日报     编辑: 桑胜东
相关新闻
黑土摄影
电视新闻
电视新闻
电视晚新闻
数字新闻
参政议事
绥化专题外宣片
理论研讨
黑土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