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绥化3月13日讯 春节刚过,青冈县芦河镇各种子商店和农资公司门前排起了长龙。“去年收成不错,今年打算买点上档次的好品种,今年要尝试多种点新品种,产量、品质一起要。”平原村村民于德臣一边选种子,一边喜滋滋地说。
“用新品种,有把握吗?”有人问。“在镇、村举办的培训班上,对各种良种品质、习性讲得明白,怎么管、怎么收一整套程序我们都学会了,这回心里有底,指定差不了。”于德臣说。据商店的售货员介绍,今年玉米新品种都特别走俏,多时一个商店一天就能卖出2000多公斤。
去年11月份以来,芦河镇就通过各级干部的入户调查走访,摸准了农民的心思,在开展科普活动时就对症下药,重点介绍各类经过种子管理部门最新审定的优良品种,特别是对种子优劣的辨析、科学种植方法等讲得非常透彻。不少农民把专家和科技人员硬拉到自己家里,坐在炕头儿上,拿出陈了多年的老酒,非要和教授喝上两杯,没别的意思,课讲得好,听得心里敞亮;还有个小要求,就是帮着自己心里盘算好的致富项目再点化点化,帮着“号号脉”。
去年秋收结束后,农业科技推广中心就派出科技人员深入村屯农田,一块一块地进行测土配方。春节前,科技人员又把每块地包括土壤养分含量、应施用肥料的品种、数量打印成测试结果报告单交到农民手里。东升村农民于连水拿到了自己地块的报告单,测试结果是他家的地氮肥高度超标,悔得他直拍大腿:“哎,这几年,总以为尿素和美国三氨好使,年年不少下,庄稼却总得病,钱没少花,作物却不愿长,原来是它们不喜欢这养分,今年重点投入磷、钾肥,给它们来个营养平衡。”
据了解,今年芦河镇村民购买磷肥、钾肥和各种生物微肥的很多,农民的科技意识增强,备耕生产的科技含量也越来越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