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绥化3月10日讯 “加入合作社就是好,怎么种地,种啥品种,一点也不用我们操心,到秋后收入准成,我们以后的日子一定会一天比一天好啊!”日前,笔者在明水县双兴乡青泉食用菌栽培合作社采访时,听到了该社社员姜桂芳从心底里对加入合作社的赞叹。
近年来,明水县全力推进致富、脱贫“两大”工程,大力发展农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积极探索一条产业发展、农民增收的新路子,按照标准化生产的要求,组织农民发展特色产业,实行规模经营,社员的农副产品由合作社统一种植模式、统一技术标准、统一注册品牌、统一包装销售。同时联系市场和龙头企业,将生产的农副产品集中销售出去,降低了农产品经营的市场风险。
兴发笤帚糜子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1年,一开始农民对此不熟悉、不认账,理事长吕兰双走家串户做工作,引导农民将土地流转到合作社进行经营。经过几年的发展,该社现有入社农户56户253人,规模经营土地种植笤帚糜子3000多亩,年可加工笤帚120万把,产品远销哈尔滨、大庆、宜昌、襄樊等地,实现收入120万元,参与农户亩增收400元。
该县抽调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组成工作队,专门进驻重点合作社解决其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帮助其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力争使每个合作社都有一个善谋事的当家人,会理财的清白人,懂市场的经纪人,有技术的明白人,会协调的公关人。2014年,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数量达到了1080个,其中,创建国家级示范社1个,省级示范社7个,带动农户1.5万户,家庭农场达到2520个,创建市级规范化家庭农场15个,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6581元,同比增长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