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绥化3月9日讯今年过年,庆安年俗文化悄悄发生着改变,人民群众多种形式过年。
庆安老干部局干部于彦波说,今年他改变祭祖办法,在网络上设立了一个祭拜现场,把父亲每个时期的照片按照年代顺序编排好,然后把家人找在一起,向老人遗像行跪拜礼,接着指着一张张照片,详细介绍父亲生前的那些感人事例。于彦波说,现在已进入互联网时代,得很好利用这些传媒载体,搞一些别出心裁的祭祖活动,照样能调制出浓厚的年味儿。
庆安县直机关干部金玉的父亲已经年过九旬,每到过大年老父亲都念叨着回故乡过年。故乡离庆安两千多里地,长途跋涉奔波不说,这样高龄的老人还容易出现意外。后来金玉独出心裁,让故乡亲人把家乡变化、老宅新貌,以及亲人近景,都用手机拍成照片,发到电脑上。年除夕晚上,金玉让故乡的堂弟,用电话根据一幅幅照片讲述故乡变化,还让父亲同在故乡的弟弟讲了20分钟的“话聊”,把父亲乐得眉开眼笑。
为了让童年过年的景象再现,该县关工委干部庄义彬找了几个网友,把童年老相册汇集到网上,举办微信群,共同回忆“小时候的年”,引起许多共鸣。庄义彬说,这样过年太有意思了,打开了封尘多年的记忆,童年的生活场景真实地就像正在进行,闻得到鼻息,摸得到体温,听得见笑声,一切都亲切的历历在目。
女教师李冰莹原想回山东陪父母过个年,无奈婆母患病,不能回去陪父母过年。她就独创了拜年的新形式,她把自己给自己拍的一张照片,通过拜年神器“小隅”,生成一个3D版的卡通自己,还精心选择了发型、服饰、场景,制作了“萌萌哒”拜年视频,再配上彩色动画和欢快音乐,既轻松又有趣,然后用微博发给父母,老人看到后,高兴得乐弯了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