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绥化3月8日讯 “望奎县有个厢红五,这几年的变化都有目共睹。水泥路,宽又长,两旁路灯明晃晃。吃着免费安全水,家家庭院明又亮。文化广场逛一逛,一年四季常开放。年轻人来跳健身舞,老年秧歌队锣鼓响……”说快板的这位老人已经72岁了,名叫刘文忠,是望奎县望奎镇厢红五村老年秧歌队的一员。
据这个村党支部书记刘成林介绍,这支秧歌队已经成立5年了,成立最初只有几个人,现在已经发展到30多人。成员年龄最大的78岁,最小的56岁,平均年龄60多岁。排练的节目除了秧歌外,还有快板、健身操和老年舞。
说起成立老年秧歌队的初衷,村民刘国学说,以前村里的老年人在家没人陪,就想参加村里年轻人的文艺队图个热闹,但又跟不上年轻人的快节奏,于是几位老人一商量,干脆组建了自己的老年秧歌队。从那以后,大家经常在一起自己动手做道具、编快板、扭秧歌,有说有笑的同时还能锻炼身体。
“看着我们练得有意思,越来越多的老人都心动了,陆续加入了我们的队伍。”秧歌队里年龄最大的老人李永福一笑起来眼睛眯成一条缝,“自打我参加秧歌队以后,和大伙聚在一起,扭扭秧歌,说说话,不光锻炼身体,有啥烦心事一会儿就忘了,心情也好多了。别看我已经70多岁了,可扭起秧歌一点也不比别人差,大家都说我越活越年轻了。”老人接着说,多年来,在玩乐的同时,大家已经产生了感情,不管谁有个头疼脑热的,大家都会过去嘘寒问暖,有时孩子们都上班,老人没人照顾,大家就会过去帮忙照顾,说说笑笑,感觉什么烦恼也都没了。
刘成林告诉笔者,老年秧歌队不仅丰富了老年人的文体生活,更消除了留守老人独处的寂寞,所以村里大力支持老年秧歌队,购置演出服和音响设备,目的就是竭尽所能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共产党真是好,尊老爱幼第一条;七十老人有养老金,八十岁了往上涨;百姓欢迎共产党,老人的生活步步高……”说快板的刘文忠老人说,这些年党的合作医疗、养老保险政策让老年人没了后顾之忧,也正是因为这些,老人们才能像现在这样每天过得开开心心,所以他们把党的各项惠农政策和邻里团结等内容编进快板,走街串巷表演,很受群众的欢迎。
笔者离开时,老年秧歌队扭得正酣,夕阳的余晖洒在每张笑脸上,有种温馨的美,不禁让人想起一句话:人生几度夕阳红,花开绚烂晚霞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