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绥化新闻网 > 本地新闻 > 综合 正文
学高为师品高为表
http://suihua.dbw.cn   2015-03-08 17:21:46

  寒来暑往二十载,挥洒热情、汗水和青春,在教育这片田园里勤奋耕耘,积极探索,痴心一片终不悔,只为桃李竞芳菲。

  这是海伦市共合镇中学教师张立献身教育生涯的真实写照。

  1995年,刚刚大学毕业的张立满怀梦想地踏入共合中学,从此立志献身教育事业,二十年如一日,教书育人,无怨无悔。

  每天早上,他早早来到班级为学生辅导;晚上,别人已经沉睡的时候,他还在认真梳理教案,批改作业;中午时间,他经常是匆忙吃上一口饭,就来到学校,看书学习,提高业务能力;本该休息的假日,他却常常忙于家访。

  张立思维活跃,打破常规上课方式,鼓励学生自主思考,热烈讨论,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在讲《图形的变换》时,他要求学生课前自己设计出轴对称图形、中心对称图形,并为每幅图写上一句富有诗意的广告语。第二天上课时采用开放式教学方式,让学生当一回老师,由几名学生代表完成图形变换展示。然后,让学生展示作业。学生们将扑克牌、英文字母、商标、汉字中的轴对称、中心对称图形一一展示出来,设计新颖,广告语富有诗意。这节课赢得了学生和其他教师的一致好评,张立再接再厉,在随后几年的时间里,继续研究“新课堂教学”,并不断尝试“赏识教育”;在全校第一个推行使用导学案,实施“四步数学教学法”,即课前自主预习、课上合作探究、学生评价展示、反馈迁移提高,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了普遍提高;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课堂容量加大,形式更加丰富多彩,学生对数学兴趣大增,2005年中考数学班级平均分96.7分,名列全市第一,他所教的刘兆东同学是海伦市数学科唯一的满分学生。他撰写的论文《浅谈中学数学探究性学习》获国家级论文一等奖,《课件应用与中学数学教学引发的思索》获省级一等奖。

  在教学成绩提高的同时,他也注重对孩子心理和生活的关怀。班里有个叫杨春龙的学生,由于父母都在外地打工,家里只有年逾古稀的爷爷奶奶监护,缺少亲情和关爱,上课状态不好,成绩也一天天下降。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经过和家长沟通,他把孩子接到自己家,当起了孩子的监护人,每天照顾孩子饮食起居,嘘寒问暖,每晚都陪孩子学习到深夜。有了亲人般的爱心呵护,孩子心情好了,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习成绩也逐渐上升,后来以623分的好成绩考入了重点高中。

  学生伊东梅家境贫寒,又不慎弄丢了食宿费。当时正值中考前夕,为了不让孩子有压力,张立主动找她谈话,给她500元赞助,并鼓励班上同学捐款,帮助她顺利度过难关,考上了理想的高中。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点点滴滴的关爱在二十年时间里汇聚成了涓涓流水,滋润着每个学生稚嫩的心。“一分汗水,一分收获”,敬业奉献的他赢得了社会各界的赞誉,连续十余年荣获海伦市教育系统优秀教师称号,5次受到海伦市委市政府嘉奖,4次被评为海伦市教育系统师德师风先进个人。

 
作者: 罗佳    来源: 东北网--绥化日报     编辑: 刘聪
相关新闻
黑土摄影
电视新闻
电视新闻
电视晚新闻
数字新闻
参政议事
绥化专题外宣片
理论研讨
黑土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