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西县2014年实现粮食总产28.85亿斤,比上年增加30.8%,而且达到十连增。同样面积的耕地,为什么兰西县的粮食产量会实现连年递增,而且去年的增幅如此之大?兰西县农业开发办副主任高洪波的解释是,这与兰西县多年来大力推进农村土地整治、大规模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高标准开发挖掘农田潜能分不开。
农业开发定调高标准
兰西县农业开发一直从发展的长远大局出发,高标准、高投入。近三年来,该县农业开发总投资超亿元。2014年共有5个农业开发项目,其中土地治理类项目有长江高标准农田项目和红星高标准农田项目;产业化经营类项目有安和200头肉牛繁育项目和天成200头肉牛繁育项目;科技类项目有兰西县高标准农田(食用菌基地)项目,全部获国家立项投资开发,总投资3769万元。
对农业开发项目,兰西县一直要求要“一本好经念到底,一出好戏唱到底”,高标准严要求,专款专用,县委、县政府常年跟踪问效、追踪问质。2012年就被立为国家立项投资开发项目的长江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项目,当年总投资3214万元,高标准农田建设2.5万亩,全部为水田改善。继2013年再度投资建设后,2014年,兰西县长江高标准农田项目再次投资1607万元,开发面积1.25万亩、造林80亩、完成水稻智能催芽车间1栋、水泥路1.1公里和30000平方米水稻育秧大棚。通过高标准农田示范工程建设,该项目区水稻亩产由原来的450公斤增加到600公斤,农民人均增收2000元,极大提高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水资源利用效率。
节水增粮坚持高质量
兰西县地势西高东低,有呼兰河在东部穿境而过,全境旱涝不均。节水增粮,成了近年来兰西县农业开发中的重中之重。
节水增粮,功在当今,荫及子孙。兰西县委、县政府、县纪检部门和质量监督部门一抓到底,高标准、高质量、严把关。总投资3250万元的长岗高标准农田示范区也是兰西县“节水增粮行动”项目区,位于兰西县东部,地处长岗乡和临江镇境内,项目区以种植水稻为主,幅员面积2.2万亩,涉及人口3900人。2013年,该项目区计划水田改善1.8万亩,营造农田防护林150亩。设计标准为灌溉保证率80%;农田排水5年一遇;农田防洪标准10年一遇;建筑物设计洪水标准20年一遇;涵洞荷载按“汽—10”设计。经过两年高标准、高质量建设,该项目区去年水稻亩产达565公斤,比过去增产145公斤;年粮食总增产261万公斤、节水180万立方米,增加产值730.8万元,农民人均增加收入1247元,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设施农业提升高产出
“一亩裸地菜的收入是种植玉米的一二倍、大棚是三四倍、温室是五六倍,这就是现代设施农业的利害。”兰西镇向阳村菜农刘国安在自家的温室内,续写了“土地生金”的神话。刘国安建有两栋蔬菜温室,采取一年两茬种植方式,每年收入10到15万元。在兰西镇向阳村,像刘国安这样的菜农就有100多户。
近年来,兰西县农业开发争取国家财政资金扶持,大力发展设施农业,于2011年始建占地面积200亩的兰西镇棚室示范区,共建造温室15栋11000平方米、大棚100栋5万平方米;2013年建设占地150亩的红光棚室示范区,共建造温室11栋6900平方米、大棚88栋44000平方米;2014年又争取到了国家立项投资开发兰西县高标准农田(食用菌基地)项目。 兰西县的设施农业建设标准高,配套设施全,增收潜力大,对加快兰西“两高一优”农业的发展,促进农业持续增产增效和增加农民收入,发挥着重要的引带示范作用。
兰西镇棚室示范区的菜农以组建的瓜菜种植专业合作社为依托,按照绿色食品生产要求,进行以早晚香瓜、西瓜王、葡萄及尖椒为主的瓜菜生产。每栋温室平均收益在5万元左右,每栋大棚平均收益在2万元左右。由于示范园区的辐射引带,在兰西镇,有很多农民从种植传统农作物改行种植省力、增收的大棚蔬菜。目前,这个镇有标准化蔬菜大棚1200栋、温室500栋,全镇蔬菜产量达10万吨,仅蔬菜生产全镇每年每人可实现收入1.2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