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青冈县借助丰饶的草原优势,走“龙头+基地+合作社”之路,畜牧业形成规模饲养与精深加工一条龙的产业链条,已步入中国生猪调出大县、全省十大10万头奶牛生产重点县行列。
水草丰美牧牛羊
青冈有草原面积70万亩,他们除不断加大草原改良和优质牧草引进力度,还通过技术推广、督办检查、落实任务等措施,结合牧草良种补贴项目,仅去年就完成草原改良建设8.8万亩,今年将改良2万亩,同时引进优质牧草品种进行试验示范,全年产优质牧草10万吨,使草原生产能力不断提升。
充分发挥自身玉米产出大县优势,大力发展青贮饲料和秸杆黄贮。去年种植青贮玉米5.3万亩、种草养鹅2980亩,仅和牛公司就贮藏400吨。新村乡二排七村7户农户联合种植青贮玉米1200亩,亩产5吨。今年,青冈县重点抓好新村乡和芦河镇种草养畜示范园区规划建设。
良种工程创品牌
青冈县高标准、大投入加大示范园区建设,并且与大专院校联合,不断加大畜牧产业的科技投入。去年至今,已建成农业部标准化奶牛产业示范场一个,市级示范园区3个,山东屯奶牛场作为八一农大动物科学学院研究生试验实习基地。
在省农科院、八一农大的科技扶持下,去年冻配肉牛4.5万头,其中海岛和牛4300头,移植日本纯种和牛胚胎764枚,回收改良和牛2100头。在生猪繁改上,建成两个国家标准种公猪站,面向全县供应鲜精,人工授精4万头母猪。
昌盛乡群力生猪养殖场与哈市瑞原生物工程公司合作饲养生态猪,每斤比市场价高近2元。同时,农户还引进了萨福克、杜泊种羊142只,繁改本地绵羊。在执法检查中,去年销毁劣质冻精1000余支,取缔劣质种公猪配种点15个。
合作牧业上规模
本着边发展、边规范、边扶持、边提高的原则,发展村级领办型、龙头牵动型、规模养殖型等畜牧业合作组织,增强了抗风险能力,提高了市场竞争能力。
目前,全县共组建奶牛、肉牛、生猪、白鹅、蛋鸡和饲草种植经营等合作社98家,家庭牧场15家。今年,将再新建规模养殖场15个,完善提高30个。
继东大鹅养殖合作社有社员29人,养殖种鹅3万只,商品鹅10万只。合作社实行统一供种、统一孵化、统一饲料、统一防疫、统一技术服务、统一销售经营模式,通过回收种蛋、销售育肥鹅带领白鹅养殖户增收,每只种鹅增收100元,每只育肥鹅增收20元。在继东大鹅养殖合作社的引领下,全县农户白鹅饲养总量达到180万只。
龙头企业增效益
如今,青冈县畜牧业已形成“龙头+基地+合作社”的紧密链接机制,正向着项目产业化迈进。
全力推进畜牧产业从养殖、加工、流通全程产业链招商。经过几年的打造,已出现畜牧产业化的喜人态势。长林集团、宏熙牧业年屠宰在50万头(只)以上;和牛公司投资7500万元,改良和牛4300头,胚胎移植764头,回收和牛2100头,引带1889户养牛户,实现增收2800多万元。
去年,绿春原牧业10万只奶绵羊养殖项目落户民政镇;秦皇岛博维集团投资8000万元的肉牛养殖加工项目落户劳动镇。
今年,逊克农场众城担保公司计划投资1.6亿元开发肉牛养殖加工项目,正在论证考察;祯祥镇20万只肉羊养殖加工项目正在洽谈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