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绥化新闻网 > 本地新闻 > 综合 正文
付嫦琴:坚守在房征一线
http://suihua.dbw.cn   2015-03-05 13:34:43

  她,默默地倾注棚改事业18年,起早贪黑奔走在棚改一线,足迹踏遍棚户区改造现场的每一个角落;生完孩子满月就上班,婆婆抱着孩子满棚户区找她给孩子喂奶。她忘我地工作,换来了棚户区居民的新生活及他们发自内心的掌声。天道酬勤,汗水凝金。2014年,她被评为最美明水人。

  她,付嫦琴,明水县房屋征收与补偿管理局副局长,一个忘我工作的房征人。

  付嫦琴参加工作就从事棚改工作,2013年7月18日,明水县房屋征收与补偿管理局成立,付嫦琴担任副局长。重任在肩,她更加深情地投身所热爱的棚改事业。

  宇泰新城项目区是一大片棚户区,都是一些年久失修的老房子,地势低洼,道路狭窄。每到汛期,雨水从四面八方涌进居民家中,进屋上炕是常有的事情,每家都备有一个或两个抽水泵。

  李桂芹老两口在这里足足生活了60多年,随着这两年城市建设的大力推进,看着一栋栋大楼拔地而起,老两口最大的愿望就是在有生之年能够搬进楼房享享福。

  2014年初,这里被县委、县政府确定为棚户区改造重点地块,从此,付嫦琴变成了老人家里的常客,入户调查、意愿征询、解读政策,每天都要跑上几趟。当了解老人的孩子不在身边,她跑得就更勤了,不但帮老人做家务,还时刻关注老人的生活状况,每逢雨天,她还组织工作人员帮助老人排水。就是这些点点滴滴的小事却深深地感动了老人,感情融洽到如同母女一般,看着孩子这么辛苦,老人心疼了,为了能让孩子们少受点罪,早早地就把合约签了。

  李桂芹说,看孩子太辛苦,我们能做的,就是支持孩子工作。

  像这样的事究竟有多少件,连付嫦琴自己都记不清。

  为了和被征收户处好感情,该付嫦琴管的她要管,不该付嫦琴管的她也要管,甚至有时还要为他们看孩子、照顾老人,协调解决一些生活难题。为了工作,她没有吃上几顿按时按点的饭,也没有睡上几回舒舒服服的觉,更不知放弃了多少次与家人、朋友团聚的机会。家里所有的事几乎都推给了婆婆,早出晚归的她就连和孩子亲近一会儿都难。

  “由于多数棚户区居民上班工作,白天很少有人,入户商谈只能起早赶晚。为了不耽误被征收户上班,每天天还没亮,就要走出家门前往片区入户商谈,晚上在人家吃完饭的时候再去,晚上8点能回家都是一种奢望,多数晚上到家的时候,家人早已入睡。”付嫦琴说,最多一次入户上百次才同意签协议。在一次次真正给百姓带来利益的同时,我们也收获着幸福和快乐。

  “今天,我就不去幼儿园。”有一天,付嫦琴5岁的儿子初亿突然就不去幼儿园了,奶奶聂万琴问其原由,原来,幼儿园的其他小朋友从来没见过付嫦琴去幼儿园接送过初亿,都说初亿没有妈妈,这让小初亿很委屈。他多希望妈妈能像别人家的孩子妈妈一样,能来接接他啊,哪怕一次。

  初亿说,妈妈是好妈妈,就是陪他时间太少。

  付嫦琴的婆婆聂万琴,今年已经65岁了。付嫦琴结婚18年来,婆媳俩处得就像亲娘俩。“家务活我从来不和她攀比,让她安心工作。”聂万琴说。

  家人的理解和宽容,为付嫦琴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工作动力。房屋征收工作可以说是有喜有忧、有苦有乐,有的被征收户对待她如同亲人一样,然而,有些住户对待她却如同仇人一般。棚户区改造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目的是让百姓安居,拆迁的过程绝不能损害群众利益,也不能让少数住户占到便宜,更不能让老实人吃亏。正是因为坚持这样的工作原则,她在工作中不知遭到过多少白眼,吃了多少回闭门羹,甚至会遭到谩骂,但付嫦琴从未退缩,依然凭借着坚韧不拔的工作干劲、迎难而上的工作冲劲、越挫越勇的工作韧劲,始终坚守在房征工作一线。

 
作者: 李在东 蔡平    来源: 东北网--绥化日报     编辑: 桑胜东
相关新闻
黑土摄影
电视新闻
电视新闻
电视晚新闻
数字新闻
参政议事
绥化专题外宣片
理论研讨
黑土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