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周大姐,最先叹服的是她那惊人的记忆力,5分钟内竟能把自己所写的诗,一连背上10来首一字不差。她说,她从小就喜爱诗歌,闲暇时经常会随便划拉几句。积累到现在,自己最满意的有100余首,这一百余首她都能背出来。
57岁的周玉霞年轻时在绥化市石油公司工作,2003年转到社区工作,成为专管家长里短、吃喝拉撒的“马大姐”。2010年,因为身体原因不得不离开工作岗位,变成在家疗养治病的“家庭主妇”。
周玉霞自小喜爱摆弄文字,无论春夏秋冬、喜乐哀愁,都会引起她无限遐思,触动她易感的神经。虽然十年“文革”让她失去了诸多求学、发展机遇,但她从没有失去用诗表达心中感受的梦想。用她自己的话讲:在诗歌写作上着了迷,成了迷恋缪斯的痴女。行走在5月的街头,看见春花飞絮、榆杨垂柳,她会随口道出“若知春意有多美,倾听鸟儿唱”;重返昔日校园,眼见学校改变了旧日模样,她会感叹“人生能有几时好,数来还是青少年”……朴实的诗句都是那么轻巧地娓娓道来。那时的她写诗不为出名,只为喜好,尽管如此,还是经常有诗作见诸省市报刊。1991年,33岁的她自费出版了诗集《期待》,这让她在当时的县级绥化市文学圈中成为颇有名气的才女、诗人。
周玉霞爱诗、写诗,灵感常常在无意间涌出,写人写事写风景,顺手拈来,出口成章。2003年转到社区没多久,她就用诗的语言把自己所管的工作描绘出来:“社区这条路,连着千万户。激情来铺就,用心去养护。走街串巷登高楼,治理走访两不误。上上下下百姓事,笑面人生不言苦。社区这工作,千头万绪多。只要真情在,居民最理解。计划生育常摸排,公安防范不松懈。绿化环境生活美,是非功过任评说。”
2013年以来的这两年,对周玉霞而言近乎是生活在痛苦的黑暗中,这年3月,她的爱人因肺癌去世,突然的打击让周玉霞天旋地转,痛苦的压力使她突发脑梗,脑梗刚治疗差不多,她右眼的视网膜又因身患糖尿病的影响而脱落,这让她很不甘心。为了打发痛苦的时光,她开始整理自己以往的诗作。 “我真不甘心让疾病把我的健康和诗夺走,我要和病魔抗争,用诗做我并肩战斗的战友。近来湖北残疾女诗人于秀华很受关注,她那样艰难还不放弃诗,我有什么理由放弃对诗的爱好和创作呢?我也要做个坚强的女诗人,用诗描摹自己的人生,从而打造中国诗坛南有于秀华北有周玉霞的风景!”采访结束时,拖着病体的周玉霞豪情满怀地这样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