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他们睡着了!”不知不觉中天又黑了,工作了一天的人们带着疲倦回家。家里也许有热饭热菜等着他们吃,也许饭菜在等着他们去做,无所谓了,家永远是温暖的港湾。此刻,在那张睡意朦胧的脸上,足可以看到他们的坚强和美丽。摄于5路公交车上
虽然天儿很冷,但是收废品的大姐每天都得在外面摆弄那些她收来的“宝贝”。记者问:“现在来卖废品的人多吗?”大姐说:“不多,天冷了,都是攒了好久才来卖的。”“现在的废品不如以前值钱了吧?”“是的,前几年还行,现在都掉价了,以前1毛多的瓶子现在只有3分到4分钱,赚不了几个钱儿了。”看着大姐忙碌的身影,脑海里突然浮现出一句话:“劳动者是最美的人!”摄于长江南路
“我的爱好很多,但是我最喜欢画画了。”六岁的点点每天都是笑眯眯的,她的世界充满了阳光。记者问她:“你觉得谁最漂亮?”她说:“当然是我的妈妈了,她是世界上最漂亮的妈妈。”记者说:“那你为什么不画一张妈妈的画像?”她有些沮丧地说:“太难了。但是我会好好学习的,一定把妈妈画得更漂亮。”摄于五环小区
小睿(左三)今年10岁了,是一个喜欢滑冰的孩子,但是由于学的时间短,滑得还不算好,有时候还需要小伙伴们的搀扶和帮助。见到记者时,他显得有些不好意思。他说:“我还没练好呢,你明年再来拍吧,那时候我肯定会滑得很快。”记者问他为什么喜欢滑冰,他干脆地回答,爸爸说北方的孩子都得会滑冰。之后记者为他和小伙伴们拍了合影,高兴的小睿滑走了。摄于府前广场
“我俩是最好的伙伴。”两位80后的女生,好久不见了,聚到一起特别开心。她们说自从各自组建了家庭后再加上忙于工作,就很少有机会聚在一起了,有时只能打打电话,但是她们的友谊永远不会变淡。今天聚在一起看看节目她们特别开心,也特别珍惜。摄于鑫淼二人转剧场
街边技工刘师傅
在我市很多街头拐角处,总能看到挂着“工种牌”的人聚在一起等活儿。搬家、零活、通下水、电工、漆工等等,他们生存靠手艺和体力,但是等活儿就得靠运气了。冬站“三九”,夏站“三伏”,用来形容他们再合适不过了。
在中直路和广源街交叉口处聚集着一些搬家、零活、通下水的工人。他们每天早上7点左右来这里等活。60来岁的刘师傅,家离这很近,所以每天都来得很早。
刘师傅的年纪在这群人中算是“高龄”的了,但身材略显魁梧。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长年从事体力活,锻炼了身体,老了不容易得病。刘师傅称这种街边揽活为“站大岗”,而他一站就是十几年。但是最近几年,刘师傅赚得渐渐少了,因为年龄大,体力有时候跟不上了,以前一个人能完成的活,现在就得跟工友们分享了。
刘师傅会的很多,通下水、钻眼、刷墙和各种零活、拉脚。他说,现在接的最多的活就是拉脚,有时候忙得连午饭都吃不上。
刘师傅说,快要过年了,买家电、家具的都挺多,活基本上已经接上了。虽然很累,但是赚得不少。近日,他接了一个拉冰箱的活,上到四楼时不小心把脚崴了,但是他坚持把冰箱送到了五楼客户家里。他说这都是常事,回家贴点膏药就行。
“虽然每天都很疲倦,一身臭汗,但不管冬天夏天,想要生活,就得在这儿等活儿,有人说我们站在街边影响市容,有人说用我们干活没有保障,总之我们也备受争议过,但为了养家,只能这样!”刘师傅抽到半支烟时,电话响了,他又要出发了。
对于自己的工作,他们都是坚持了数年,乃至数十年。如果作为路人,从他们身边经过,可能不会太在意,但在寒冬里,当人们只想着“冷”的时候,他们依旧在坚持着,不畏严寒,“守护”着自己的事业,期望着更好的生活!
小区送货员
“老板,来一箱啤酒,再来一斤花生米。”锦绣家园小区的小赵,一到下午4点多,手机、微信响个不停。
27岁的小赵是小区里一家超市的小老板,一年前,小店开始推行送货上门,大到一袋米,小到一瓶水。
虽然小区里有好几家超市,但小赵家的生意却越做越红火。看到小赵送货,居民总会停下来赞许一番,“小伙子勤快,无论大小都送货上门,天天见人也是笑脸!”
8号楼的陈女士说:“菜都烧上了才想起忘了买盐,以前只能跑下楼,现在打一个电话他很快就送上来了。”
小赵说也有失误的时候。有一次,一业主要了一瓶醋,他着急送去,但是把醋的品牌弄错了,那位业主不愿意要这个牌子的醋,小赵急忙回去给换了一瓶。小赵说类似的事也经常发生,但是多数业主都能接受,只有少部分不接受。
“下雨天他就打着伞来,可快了,一会就送来,态度也好,小区里好多家超市,但是我们都让他送,很好的小伙子。”小区居民李大爷高兴地说,我们这些年龄大的人都觉得他特别亲切。
对于居民们的夸奖,小赵总是说,这是我应该做的,既然为大伙服务了,就争取让大家都满意,这也是我做人的原则。小赵表示,谢谢居民们的信任,他将一如既往地为大家服好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