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绥化新闻网 > 本地新闻 > 精彩点击 正文
公平村 白雪掩映绿意葱葱
http://suihua.dbw.cn   2015-02-08 10:26:08

  寒冬的北国,室外冰天雪地,可青冈县民政镇公平村的温室大棚内,却温暖如春,绿意葱葱。

  1月27日,我们来到位于公平村的农业科技园区,放眼望去,田野里随处可见厚厚的积雪,积雪掩映下的温室大棚排列整齐;走进棚内,一簇簇秧苗青翠欲滴,一丛丛蔬菜焕发生机,煞是惹人喜爱。

  花开春意闹,人勤春来早。虽然眼下依然寒气袭人,但这个镇最早从事棚室蔬菜生产、建立温室大棚的主人李凤明夫妇却每天都在自家温室里忙个不停。

  见到我们,李凤明抖落了身上的泥土,然后指着脚下的秧苗对我们说:“这种秧苗叫朝天椒,每年的2月份移栽,4月下旬即可上市。由于我们用的是农家肥,所以种植出来的辣椒供不应求,而且公斤价高达80多元,我家有两栋大棚,每栋年收入3万元。除了朝天椒,去年我还种了两茬其他蔬菜,全年收入达9万元。这不,等地里的这茬臭菜春节前后陆续上市后,就可以移栽朝天椒了!”

  在公平村,像李凤明夫妇这样从事棚室蔬菜生产的还有很多,村民岳军不但要忙着自家的大棚种植,还经常放下手中的活,向其他村民宣传新品种、新技术,帮助他们及时解决棚室生产中遇到的具体问题。

  “我这些经验都是从专家那里学来的,近年来,这个镇积极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销售企业进行合作,引进当前国内外蔬菜生产高新技术成果,加快现有科技成果的转化和示范推广步伐;同时聘请棚室生产知名专家,为农民开展技术培训,提高专业化水平,从而实现增产增收,在自己受益的同时,我也把学到的知识传授给了附近村民,让更多的百姓享受科学种田带来的实惠!”岳军微笑着说。

  这时,陪同采访的镇党委宣传委员邹德香介绍了温室大棚发展情况:“由于公平村距青望路只有3公里,近两年,这个村借助地缘优势,组织棚室蔬菜经营者抓住市场上蔬菜产品短缺,菜价升高的关键时期,通过采用农家肥,提前组织生产适销对路的纯天然绿色蔬菜品种,并根据预测期把蔬菜推向市场,从而增加收入,鼓起了农民的‘钱袋子’,圆了他们的‘致富梦’。”

  看到棚室蔬菜赚了钱,其他村民也纷纷效仿,因此,这个村温室大棚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单一到多样,并且在种植规模和质量上都有很大提高。如今,规模化大棚种植已经成为农业产业化的重要载体,在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产业规模,扩大农产品市场竞争等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了使这项产业规范有序开展, 2008年成立了公平村瓜菜种植合作社,吸纳56户农民入社,并高薪聘请了一位农民技术员,专门负责棚室生产的技术服务。2012年,引进了集棚室生产、蔬菜育苗、净菜加工等于一体的同惠民农业产业化服务有限公司,公司依托瓜菜合作社,延伸蔬菜产业链条,大幅提高棚室效益,提升蔬菜产业化水平。去年又引进了河北长安塑胶有限公司,投资550万元建成了高标准农业科技园区项目,拥有温室22栋、塑料大棚72栋。如今,这个科技园区已发展到1008亩,建成温室22栋、大棚78栋。生产的果菜除供应青冈县域居民外,还销往大庆和哈尔滨等城市,成为农民致富的“摇钱树”。不远的将来,公平村温室和大棚产出的绿色无公害有机蔬菜,将会成为一个享誉海内外的一个大品牌。

 
作者: 韩世波 张军花    来源: 东北网--绥化日报     编辑: 徐秋丽
相关新闻
黑土摄影
电视新闻
电视新闻
电视晚新闻
数字新闻
参政议事
绥化专题外宣片
理论研讨
黑土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