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奎县全面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升级纪实之一
望奎县项目产业建设在升级,经济社会发展呈现科学跨越发展态势。2013年末,全县GDP和城镇固定资产投资、规上工业产值和利税、全口径财政收入和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较2010年相比均实现三年翻番。2014年,全县规上工业产值、增加值、利税分别实现66亿元、17.3亿元和7.5亿元,保持两位数增长速度;全口径财政收入和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保持稳中有升。
这些显著的发展成就,源于产业项目建设生成了强势翻番的动力引擎。2011年至2013年,全县开工建设产业项目171个,其中超5000万元项目59个、超亿元项目32个,建成投产154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1.2亿元,投产率达到90%。2014年,全县新开工建设产业项目26个,预计到年末投产率可达60%。
望奎的项目产业建设有速度有质量有成效,在全省得到认可。去年10月6日,省委书记王宪魁深入望奎调研产业园区建设,参观了开工建设已投产的龙达金属制品、金品格纺织、龙腾薯业、龙蛙粮油、老干爹食品工业园等企业,对望奎紧紧把握本地特色,深挖县域资源潜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加快园区建设打造中小企业集群支撑县域经济跨越发展的做法和成效予以充分肯定。去年10月17日召开的全省产业项目建设现场会与会人员参观了望奎县10余个项目,与会领导同志认为望奎产业项目建设速度质量成效在同等县份中堪称一流,值得学习借鉴。
一个资源优势并不突出、市场优势并不强势、区位优势并不明显的县份,为何能在几年间实现了跨越发展?动力何在?
县委书记顾百文说,产业项目建设驱动了经济社会强势逆势发展,实现了主要经济指标三年翻番的目标,产生了“项目出利润富企业、出就业富百姓、出税收富财政、出综合效益富社会”的积极效应,促进了民生改善提升。
全民动员参与机制激发出招商引资建设项目产业的强势同向推动力,吸引一批优质项目纷纷落户。望奎县委、县政府制定出台了产业政策、任务目标、考核机制、激励措施等举措,这些举措激活了全民动员参与的干事创业激情和干劲。县级主要领导带头牵头组团招商引资,党员干部积极进入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产业发展的主战场,带动商会会员、企业法人、普通群众主动参与,全民行动是望奎县项目产业建设取得突破性成效的制胜秘诀之一。从2011年起,这个县启动实施了“五个一百”、“党员干部双一工程”、“千百十”等招商引资创新活动,探索出10条招商引资升级路径,3年开工建设产业项目171个,建成投产154个,建成投产率90%。这些数字足以考量出望奎县干部群众在产业项目建设中所付出的努力和辛苦,充分证明了全民同心同力所产生的巨大正能量。县政协常委、企业家协会副会长王本学是全县知名的“招商大使”,近年来他利用商圈中的人脉资源主动引进项目五六个,引资10余亿元。由王本学“穿针引线”,去年6月份大连客商投资4.7亿元建设的大田生态农业旅游观光区项目开工建设,以东郊镇优质农业资源为项目基础,建设绿色食品加工园、影视文化城、国际小商品城、温泉度假村等全价产业,可推进城镇化提速。项目全部建成运营后年可实现产值20亿元、利税1.6亿元,带动3700人就业,辐射绿色食品原料种植基地4.5万亩,促进农民增收4.6亿元。
望奎县单体项目不算大,但通过集聚产业项目的路径育强了中小企业集群,小项目汇聚成大产业、优势产业、特色产业,“制造”出了经济翻番的强引擎,推动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工业强县转型升级。
望奎县产业项目建设从做强园区起步,园区长出项目群,生成了翻番的强引擎。2007年开始在县城西郊工业集中区“种”工厂,6户企业年实现工业产值4.1亿元,利税3800万元。2010年8月被省政府批准为省级工业示范基地,享受省级经济开发区待遇。2012年1月被确定为全省首批重点县域工业园区之一,定位为绿色农畜产品加工产业园。2014年5月升格为省级经济开发区。目前园区落户企业70余户,年实现工业增加值70亿元、利税10亿元,增加就业9000人。产业项目园区8年实现四步跃升,近四年发展速度惊人,产值、利税增长了10倍。这个县按照建设全省一流绿色农畜产品加工产业园的标准投资3.7亿元用于园区基础设施和配套工程建设,达到了基础环境优化、项目产业功能区明晰的业态。经济开发区规划的综合产业、畜产品加工、公共服务、农产品加工四大主体板块粗具规模,形成了食品、医药、化工、服装等园中园、区中区的格局,形成10个完整工业体系。
这个县立足资源优势引项目,依托存量资产做项目,配套产业链条增项目,瞄准就业增收强项目,项目产业步入质量效益全面提升的高速公路。发挥比较优势在最具竞争力领域储备、选择、引联项目,最大限度地提高项目成功率和企业生命力。主攻以农畜产品为原料的食品加工产业,着力打造绿色食品工业大县。目前食品企业发展到近百户,省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13户,食品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70%左右。以原县纺织厂等闲置资产为项目建设平台,发挥投资额度小、建设周期短、达产达效快等优势,积极寻求战略合作伙伴,促进老企业改造。建设了双龙三宝包装、宜盟包装等包装企业延长产业链条。
望奎项目建设创造了“望奎速度”、“望奎效应”,促进了产业极速升级。博威扬子木业2012年8月开工建设,2014年5月投产运营,建设周期不到两年。引资1.5亿元盘活原县纺织厂组建金品格纺织公司,一期工程2013年10月开工,两个月完成改造投产运营,生产能力1.5万锭;二期工程2014年5月开工,新增纺纱能力6万锭;今年建设三期工程,新增纺纱能力6万锭,总纺纱能力达到13.5万锭,成为全省生产能力最大的纺纱厂;去年末金品格实现产值5800万元、利税500万元,全部达产后年可实现产值2.2亿元、利税3500万元,安置就业600人。像扬子木业、金品格纺织公司这样的企业快速在绿色农畜产品加工产业园里“长”出来,这源于县委、政府班子聚精会神抓产业项目,职能部门全力服务推进,投资企业安心顺心建设,合力创造了项目产业发展的“顶级质效”。县委常委会每两个月、县政府常务会每一个月听取1次产业项目建设情况汇报,研究下步工作推进措施;县委、县政府领导干部定期深入企业和项目建设现场现场办公、解决问题;两个督办室按照各产业项目建设形象进度倒排工期,每半个月督办检查一次进展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协调解决。把高效服务、优质服务作为引商、亲商、安商、留商、以商引商的关键牌,坚持从项目落地、开工建设到投产运营实行全程贴身保姆式的优质服务,手续限期代办、驻场服务、全程跟踪、提前培训职业技术工人、确定“第一车间”等举措,一个项目落地、全员参与的合力推进态势生成了项目成熟速度,彰显了“全国中小企业创新服务先进县”的真正魅力。设立县级领导与企业家电话直通车、园区宁静日、零收费以及派驻企业政治指导员制度等举措,更增加了强引擎的内动力。去年开工建设26个项目,到年末可投产15个。
产业项目促进了十大工业产业体系形成,促进了现代农业优化升级,促进了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创业,促进了财源建设上水平。新增规上企业18户,总数达到30户。马铃薯、万寿菊、烤烟等特色作物发展到9.2万亩,年出栏千头和万头以上猪场102个和9个,建立起“龙头+基地+农户”或“龙头+合作社+基地”的经营模式,农企利益联结链条更加紧密,特色经济加工转化率达95%。农村经营体制创新和土地规模经营放大,规模经营土地200亩以上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和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分别达到965个、1645个和1487个,规模经营177.6万亩,占耕地的69.3%。催生出现代物流、商贸流通等产业,建设项目和投产运营企业直接提供就业岗位2万个,间接拉动就业5000多人,农民增收6亿多元。2011年以来6000多户农民进入城镇生产生活。2013年县财政总收入和公共财政预算收入5.66亿元、3.8亿元,比2010年翻了一番多,规上工业税收占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比重达28.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