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绥化2月6日讯 近年来,明水县坚持文化发展,城乡统筹,突出文化惠民、文化乐民、文化育民,着力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让全县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该县大力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建成了充满浓厚文化气息的神泉文化广场,占地面积3.8万平方米,建有神泉印景观、仿古环廊和休闲场地等,它和县人民公园、九龙广场以及乡镇建设的小文化广场一样,成为群众休闲娱乐的好去处。该县还在人民公园、主要十字街口等地,建设大型LED显示屏,循环播放各种各样的文化、经济、法律等宣传片,吸引了众多群众驻足观看。同时,农家书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以及乡镇、农村文化大院等重点项目正在积极推进中,为农民群众提供了读书学习、科学致富和学法普法的阵地,特别是全县形成的农家书屋体系,有效解决了农民群众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问题。
该县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出发点,以加强特色文化产业发展为落脚点,在城区、社区、乡镇、村屯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内容丰富、主题鲜明、寓教于乐的文化活动,全力打造独具乡土特色的地方文化品牌。去年以来,该县共开展了广场舞比赛和健身舞各1次,参加队伍32支。组织县内各文艺协会和艺术团体开展了送图书、送戏曲下基层活动,共计下发图书5000册,开展送戏曲下基层活动6场。与黑龙江电视台积极沟通,先后承载龙视媒体主持人送文化下基层和新闻夜航社区行活动,丰富了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让群众足不出村就能欣赏到充满正能量的文艺节目。
该县坚持群众性与专业化相结合,进一步加强公共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对现有文化人才进行筛选分类,实施动态管理,结合对外文化交流,对其作品进行设计包装,支持他们参加国内外各类大赛、展览,使其尽快成长为高端领军型人才。在村屯、社区努力培养选拔群众文化活动带头人、召集人,以及各类文化经纪人,引导专业文化工作者、社会各界人士参与基层文化建设和群众文化活动,鼓励各类文化小团体、协会、文艺沙龙积极开展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确保基层文化活动有组织、有参与、有积极影响,百花齐放。加快推进文化“六进”活动,鼓励各类名师大家招生收徒,在中小学生、机关干部、社区群众中广泛培养文化艺术的后备人才,建设一支年龄结构合理、专业素质优良的后备人才队伍,为县域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增强后劲。目前,共组建篆刻、红学等各类文艺协会8个,歌咏、舞蹈、腰鼓等文体活动队伍130余支,年均举办各类文艺活动300余次,各类文艺讲座100余次,书画展览30余次,参加群众逾10万人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