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东市开展慈善救助纪实
1月20日,肇东市慈善总会常务副会长陈淑兰带领慈善总会工作人员,来到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内科白血病病房,看望了躺在病床上身患白血病患儿李文博,送去了5000元的慰问救助金,鼓励李文博一定要坚强,希望他早日康复,健康快乐地成长。
这是肇东慈善扶危助贫帮困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肇东市大力弘扬中华民族扶贫济困的优良传统,秉承“施慈行善,博爱厚德”的宗旨,卓有成效地开展慈善工作,让慈善成为滋润困难群众的雨露,温暖心田的阳光,感受到社会主义和谐大家庭的关怀与温情。
慈的本意是爱心,善的本意是关怀,点燃心中爱的火苗,付诸点滴的行动,共同营造全社会互助互爱、团结融洽的氛围
肇东市慈善总会与市委宣传部联合在市电视台创办了“善行天下”栏目,以专题和专栏的形式对慈善典型进行宣传,已累计宣传慈善典型27个。国家《慈善公益报》以《慈善之乡·大美肇东》为题对肇东慈善工作专题报道,激发市民学习典型、争做慈善的热情,营造了关注慈善、支持慈善、参与慈善的浓厚氛围,推动了慈善工作有序开展。
慈善总会在昌五、宋站、涝洲、姜家、海城五个乡镇和西园、正阳两个城区办事处设立了7个慈善分会,挖掘慈善工作典型,延伸慈善工作领域,拓展慈善工作思路,积累慈善工作经验,并为慈善分会拨付了启动资金共7万元,推进了慈善工作顺畅开展。
滴水能映照太阳的光辉,无数颗爱心便能温暖世界;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变成美好的人间
肇东慈善总会在开展“双联双包双进”工作中,对重病户张宝峰进行了救助,解决了5000元的治病款,2014年,开展春节慰问、安老、助残、救灾、助学、助医等“慈善情·暖万家”活动,爱心人士大爱奉献,累计列支166.12万元,救助556户。
慈善助贫,谱写大爱人间。2014年“两节”期间,慈善总会列支救助款60万元,共慰问救助大病困难家庭100户,城区三无老人100人,有效地解决了弱势群体生活问题。
慈善助残,传递爱的“正能量”。2014年5月18日,在第24个全国助残日来临之际,肇东市慈善总会慰问了肇东市聋哑学校的学生,送去了1万元的慰问金。在得知松辽社区居民刘艳眼睛受伤后,慈善总会送上1万元救助金。
慈善助学,播撒爱的希望。慈善总会关心贫困学子、关助祖国未来列支18万元对城乡60名高考寒门学子进行了救助,把“万向工程”10多万元的救助款全部发放到贫困学生手中。
慈善救灾,践行博爱之举。慈善总会列支20万元,对昌五、宋站、尚家等10个乡镇100户受灾家庭进行了救助,同时为朝阳区办事处及向阳乡的受灾户列支3万元的救助款。
投身慈善,乐在其中,一个人、一个企业、一个组织,能力有大小、财富有多少,付出了一份份爱心,汇聚成股股爱的暖流温暖世界
爱心志愿者李冰,大庄园肉业有限公司的一名普通员工,曾获得省道德模范提名等多项荣誉称号,十几年来,助残、敬老、扶幼、资助贫困生,帮助弱势群体已成为他生活中的一部分。
肇东市东兴建筑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袁可夫把企业的每月25日确定为老年活动日,在活动日开展游戏活动、免费午餐、发放工资;每位离退休老人过生日,派专人送蛋糕上门为老人祝寿;1991年以来凡是在岗职工子女考入大中专院校的,在校期间企业都给予资助直至毕业,已累计为职工子女捐款100多万元;每年春节都对贫困职工进行走访慰问,多年来受到他和企业资助的伤残职工累计达到60多人;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筹措资金500万元建设了金山小学等四所希望小学,为金山村245户农民安装了有线电视,又出资280万元修筑了明久乡15公里水泥路,修建了460平方米的社区活动室和50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任职肇东市慈善总会副会长后,在慈善总会成立大会上带头捐款10万元;公司成立“东兴慈善事业委员会”,将对企业内部的慈善救助与社会救助有机结合,将企业责任向社会责任延伸。
杨玲,东升区北山社区副主任, 4年前她就开始和委长一起承担起照顾一个孤寡老人的生活。北山居民区暴雨受灾,她个人拿出2000元钱,为5户弱势群体家庭解决燃眉之急,为他们送去药品和新鲜的蔬菜。10年来她个人出资3万余元,用于帮助弱势群体家庭解决实际生活困难。
从企业家到普通市民、社区干部到志愿者,肇东人无论财富多少,不论能力大小,都尽自己所能帮助别人,奉献爱心,颗颗爱心汇聚爱的暖流,谱写慈善事业的华美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