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绥化新闻网 > 本地新闻 > 精彩点击 正文
青冈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促农增收
http://suihua.dbw.cn   2015-01-30 16:06:27

  东北网绥化1月30日讯 去年以来,青冈县把推进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发展“三农”的重要手段,促进更多农民增收富路。

  近日,笔者走进了青冈县民政镇公平村李洪振家。李洪振现在的日子过得有滋有味,虽然农活比以前少多了,但每年的收入却是不断增多。李洪振告诉笔者,这些都源于他加入了当地的和众合作社。两年前,当地政府招商引资,融资1000万元,建起了这家合作社。去年,李洪振入社有20多亩地,卖玉米前,得先给玉米棒脱粒,再运走。要放在以前打苞米的活那可不轻松,可加入合作社的农民,只要打个电话,就能租用大型玉米脱粒机,脱一斤玉米粒收一分钱,省心又省力。不仅是脱粒卖粮,合作社代耕了自家20多亩的土地,就连播种收割也完全不用自己动手,耕地、粑地、蹚地、喷药,合作社样样负责。入社农民不用种地了,就到合作社再打一份工。自从由合作社代耕土地后,有了科学的种植方法,玉米的产量提高了,入社农民种植成本也下降了,省力省心还能增收,真是一举多得。现在,村子里许多年轻人也都像李洪振一样,带地入股加入了合作社。这样,这些年轻人就有精力出外打工,又能给家里增加一笔不菲的收入。李洪振在合作社里负责的是烘干塔的供煤和一些零活,他介绍说现在活少,一个月挣1200元,夏天活多时一个月能挣2400元,一年下来又能挣2万多元钱。李洪振还算了笔账,自己种地原先一亩地除去成本大约能赚400多元,如今还是种玉米,加入合作社后产量高了,一亩地收入能达到600多元,再加上打工挣的2万多元钱,一年足足增收了3万多元钱。

  青冈县和众合作社成立以来,集约农民土地,进行规模种植。农民们可以以土地入股加入合作社,土地耕种粮食销售全部由合作社负责,在获得每亩保底收入之外还能和合作社分红销售收益,除此之外也可以花一定费用,只雇用合作社的大型机械代为耕种土地。同时,合作社还吸引农民到合作社里打工赚钱。目前,已经有520户农户入社,合作社经营面积达到3万多亩,更多的群众从中收益。合作社也在政策的引导下不断扩大,现在和众合作社已成为省级示范合作社和国家级种粮大户。

  在青冈县还有许多乡镇村,像民政镇一样,把农机合作社发展了起来,带领着农民走向了致富增收的道路。这个县充分利用国家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支持的有利契机,积极培育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使合作组织发展迅速,势头强劲。截至目前,全县已创办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915家,注册资金11.6亿元,成员总数1.3万户,带动农户5万户。其中种植业的合作社404家,主要种植玉米、马铃署、黏玉米、食用菌蔬菜等。而且合作组织运行有序,日渐规范,引带辐射面不断扩大,助推农户增收作用明显增强,入社与非入社农户相比年平均多收入1万多元。

 
作者: 邹德香 韩世波    来源: 东北网--绥化日报     编辑: 桑胜东
相关新闻
黑土摄影
电视新闻
电视新闻
电视晚新闻
数字新闻
参政议事
绥化专题外宣片
理论研讨
黑土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