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绥化新闻网 > 本地新闻 > 综合 正文
民生账单诠释公仆情怀
http://suihua.dbw.cn   2015-01-29 16:34:59

——绥棱农场改善民生纪实

  民生水平是社会发展的一把标尺。

  2013年,农垦绥化分局绥棱农场将200多平方米的车库改建成一站式服务大厅,设立了劳动、信访、人事、民政等8个服务窗口,提供“一站式”服务,简化办事程序,公开办事承诺,提高了办事效率。服务大厅设置了触摸电子屏,录入了土地承包明细、下岗再就业服务指南、计生指南、招工条件、住房维修金及有关政策文件等22项内容,方便办事人查找资料。据介绍,截至目前有1730人查询。

  设立一站式服务大厅,是绥棱农场改善发展民生的一个有效举措。

  近4年,农场投入1.44亿元,建成了职工医院、社区卫生服务站、客运站、文化休闲广场,开通了场内公交车,改造了自来水,20余项民生工程掷地有形,一串串民生改善提升的数据,展示了一幅幅和谐的民生新画卷。民生账单“晒出”公仆为民办好事实事的真情厚意!

  “只有把人民最关注的公平正义问题、最关心的利益分配问题、最关切的权益保障问题解决好,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才能赢得群众的真心爱戴。以职工利益为重,以百姓期盼为念,这是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4年前,从建三江管局经贸委调任绥棱农场场长的杜敬友在职代会上向8000名干部职工作出的承诺。这承诺传递着党政班子的民生为本、民生为先的理念。

  那年冬天,白天杜敬友和干部们踏着皑皑白雪深入管理区、社区、职工家中走访调研,夜晚与班子成员研讨发展良策。走进第二管理区张公宝家,身患帕金森症多年的张公宝与70多岁老母亲相依为命,窘迫的生活使杜敬友心绪难平、感慨万千。

  2012年初,农场党委启动了“我为农场发展做什么”的思想大讨论活动,同时开展了“走千家、问民生、转作风”活动,要求每名党员干部选择一个单位、一个家庭、一个结对人员,切实做到帮扶一户群众、化解一个矛盾、办好一件实事。机关党员干部走访群众430户,为农户垫付生产资金560万元,化解矛盾15件、办好事实事23件。

  农场相继出台了扶持下岗职工再就业的优惠政策,连续4年每年从土地承包费用中提取400余万元按3:2:1比例为场直下岗职工及其配偶和子女分别发放了再就业扶助资金,并进行了就业培训,让千余名下岗职工和子女们走上了希望之路。

  绥棱农场党政领导把民生改善提高作为工作称不称职的政绩考核标尺,将服务民生、改善民生、发展民生常态化,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创建服务民生载体,真心实意为百姓办实事解难题。每天上午有一名场领导到“一站式”服务大厅接待居民来访,力争做到“诉求合理的解决问题到位、诉求无理的思想教育到位、生活困难帮扶救助到位、行为违法的依法处理”;每周五上午确定为领导集体接待日,能现场解决的现场解决,不能解决的由农场机关办公室督办,每周反馈督办情况,对涉法信访及时移交司法部门,去年信访案件化解率同比下降了47%。

  1月19日上午,医院副院长杨军又来到老干部赵金家为其测量血压。自从实行党员“双岗双责”以来他每天在医院、社区之间奔波。据介绍,有67名像杨军一样主动认责认岗的党员,时刻忙碌于单位和社区之间,义务地奉献服务百姓。

  去年,农场65名机关场处级、科级干部和一线党员与40户场低收入家庭结成“一帮一”、“多帮一”扶贫对子,实施资金、项目、技术、物资、政策和文化等多种帮扶方式,使12户实现了彻底脱贫致富。下岗职工王凤君在场工会主席肖长明、生产队长王彦成等4位党员的帮扶下,种植黑木耳、酒葡萄、池塘养鱼、蔬菜采栽,办起了王大个农家乐饭庄,带动了5名职工一起创业致富。

 
作者: 徐桂玲 张贵文    来源: 东北网--绥化日报     编辑: 桑胜东
相关新闻
黑土摄影
电视新闻
电视新闻
电视晚新闻
数字新闻
参政议事
绥化专题外宣片
理论研讨
黑土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