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在《绥化日报》看到由市委常委、绥化军分区政委赵传明同志撰写的重头报道《望奎“三廷”》,认真拜读后发人深省、感触良多。“三廷”是望奎人武部不同时期的先进典型,他们为人处事做官,处处引领着当代革命军人的核心价值观;“三廷”忠诚于党、精武爱民、勇于担当的高尚情怀,正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真实体现。可以说,他们是望奎的旗帜,他们是望奎的样板,他们更是望奎的骄傲……
我是2011年末从市委办调到望奎县委工作的,也就是那时起结识了时任望奎县委常委、人武部政委杨永廷同志,虽然仅有两年多的共事时光,但他身上所展示出的勤廉兼优的高尚情操却一直是我工作学习的榜样。尤其是2013年那年和永廷同志一起并肩作战,战胜几十年一遇的洪水给我留下的印象最为深刻。一个侧面,突出形象;点滴回忆,终生难忘!
2013年8月,受客水影响,望奎县境内克音河、努敏河、通肯河、呼兰河先后出现洪峰,造成海丰镇、东升乡、恭六乡等12个乡镇沿河村屯受灾。面对几十年一遇的洪涝灾害,作为“戎装常委”的永廷同志,立即组织人武部全体官兵启动应急动员预案,半天时间就集结民兵1200人、车辆20台、民用渔船18只,征调编织袋近万条,这足见他作为军人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
我和永廷同志作为东升乡厢黄后头东村克音河流域段抗洪抢险的指挥员,面对无情的洪水,我深切感受到了他作为一名军人的英雄本色,也深切感受到了他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公仆情怀。8月15日那天,恭六乡、东升乡克音河流域35公里河段险情发生,河水漫过东升乡厢黄后头东村2000多米堤坝,坝南4000多亩稻田被淹,坝北3000亩稻田面临险情。早4时,永廷同志就与县委书记顾百文第一时间赶到厢黄后头东村第一线巡查汛情,现场办公指导防汛工作。哪处水位漫过堤坝,他都会第一时间赶到险情现场,协助顾百文书记指挥制定险工险段处置方案,并穿上靴子与干部群众一起装土袋、打木桩、守堤坝,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安全员,全力以赴投入到抗洪筑堤战役中。
傍晚时分,天下起了雨,劳累了一天的抗洪大军拖着疲惫的身体陆续撤出了抗洪主战场,留下的是永廷同志带领的一部分民兵预备役官兵巡视堤防。当我们宣传部抗洪小分队刚到防汛临时指挥部休息准备吃晚饭时,突然接到了永廷同志打来的告急电话,大堤北侧出现险情,面临决口的危险,需要紧急增援。我看到当时天黑路滑且雨越下越大,从干部的人身安全角度考虑,是否前去增援自己犹豫难决,但听到永廷同志急切的语气和自己身在前线生死置之度外的举动,我决定还是带领干部前去增援。我们二十来人的小分队冒着风雨、踏着泥浆,走了近一个小时方到达一线。眼前的一幕让我感动不已,永廷同志正在和官兵一起扛土袋堵决口,他虽然身体偏瘦,但步履铿锵,洪水对于他来说就是无声的军令,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的举动感动了在场的抢险干部群众,组织部长、副县长、检察长、党委书记等各级干部全部参与到新一轮的抗洪抢险战役中来,抗洪勇士们冒着风雨,拖着疲惫的身躯,扛着沉重的土袋,排起钢铁般的长龙,梯次向险处跟进,雨水、汗水、泥水掺杂在一起,步履艰难的干部群众个个泥人一般。经过两个多小时的紧张战斗,千余人的抢险大军在暮色中终于战胜了无情洪水,决口堵住了,3000亩稻田保住了。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拜读了《望奎“三廷”》这篇文章,回忆起我与永廷同志共事的点滴岁月,一件件往事历历在目,总有一种力量激励着我砥砺前行,总有一种精神荡涤着我的心灵,总有一种感动让我久久难忘……
(作者系中共望奎县委常委、宣传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