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绥化1月28日讯 2014年,我市城镇新就业7.34万人。完成省下达计划指标的131%。
强力推进服务,落实就业政策。通过公益性岗位开发安置、鼓励企业吸纳、鼓励自主创业等综合性措施,使117户零就业家庭152人实现就业。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和创业引领计划,帮助1549名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就业创业。开展2014年度援助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彩虹工程”,安置高校毕业生就业321人。开展就业援助月活动,帮助2697名就业困难人员实现了就业。开展春风行动,本地企业吸纳农村劳动者8937人,跨地区劳务输出7450人,接受创业服务1350人。开展民营企业招聘周活动,组织各类招聘会22场,有357家用人单位进场招聘,达成意向协议7175人。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活动,组织专场招聘会13次。
以提高就业能力为目标,推行就业技能培训新模式。全面推行“市场调查→组织培训→定向输出”的培训模式,注重培训品牌的培养,共开展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就业培训1.8万人,农村劳动者转移就业技能培训1.4万人。结合农机合作社缺少驾驶与维修人员、农民缺少种养殖技术的实际,依托市农机干校开展农机驾驶员、农机修理工、农艺工等培训。
打造培训品牌,增强市场竞争力。兰西的手工编织和服装制作工、安达的电焊和龙妹家政、肇东的电子、海伦的数控、市直的家政月嫂等已成为享誉省内外的知名培训品牌,培训人员供不应求,极大地提高了其市场就业优势。
努力扩大创业带动就业效应。与财政部门联合出台了《绥化市大学生小额担保贷款实施细则》,将高校毕业生贷款最高额度提高到了10万元,并从市财政争取到了200万元的担保基金支持,共为2094名创业者发放小额贷款10470万元。全市累计为17989人发放57700万元,直接激活民间资金近10亿元,带动4.6万人实现就业。
依托全市20家创业培训定点机构,推行了“创业培训+小额贷款+后续服务”三位一体的创业培训模式,开展创业培训6652人。从咨询、信息、项目、培训、融资、孵化、开业和其他服务八个方面,帮助创业学员解决实际问题,努力提高其创业能力,降低其创业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