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妈妈,我好高兴啊!叔叔阿姨,谢谢你们了!”这是今年5岁的海伦市残疾儿童小王浩,去年接受人工耳蜗植入术,康复后的感人画面,从此他将同健康儿童一样,正常地生活和学习。
“去年以来,海伦残联本着高效、务实、创新、发展的工作思路,着力解决残疾人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1月19日,海伦市残联理事长陈英剑对我们说。
通过走访,使18名有就业意愿的轻度残疾人和就业需求企业实现了有效对接,走进了北方冷饮等企业;扶残基地承接了“三特服装”的所有手缝外包,新增就业30余人;同时摸清了市内20个社区特困残疾户状况,发放扶贫款50余户、资金2.5万元,其中为282户重度残疾户发放救助资金14.1万元;投入30万元,为50户贫困重度残疾人进行危房改造,其中20户集中投放到东林乡的3个贫困村;率先在全区为持有《第二代残疾人证》的3500多名重度残疾人每月给予100元补助,切实改善他们的基本生活。
为让更多残疾人自食其力,残联依托自主创建的扶残基地,开展了文化气息浓郁的剪纸、刺绣、书画等专项技能培训,并着重开展了月嫂、缝纫等方面的培训,共培养学员420人次,其中有3人自创剪纸、刺绣工作室,25人被“景泉剪纸制作有限公司”聘用;同时向用工企业发放了“残疾人就业倡议书”,宣传残疾人就业比例政策和“聘用残疾人是扶残助残美德”等系列举措,先后有8家企业安置22名残疾人,其中前进乡中际农副产品有限公司集中招用了12名残疾人。
不断创新活动理念,去年母亲节这天,残联筹办了特教学校全体师生、海伦一中部分师生及家长共700余人参加的“感恩有爱、我心飞翔”大型成长心连心公益活动,哈市近百名义工到场支持。活动特别增设了感恩激励、创建文明城市口号宣誓“我参与、我快乐、我受益”,升国旗、唱国歌等环节,使残疾人与健康人、家长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相互融合、彼此关爱,共同打造爱的社会,谱写感恩、励志、奋发的美好篇章。
加强残疾人日常工作,为30例白内障患者免费实行救治;使12名贫困脑瘫儿童和9名自闭症儿童得到免费康复治疗;为贫困残疾人配发轮椅、坐姿椅、站立架等辅助器具68件;为96名贫困精神病患者提供免费药物救助,其中有20名重度精神残疾人得到住院救助8万元;为2名听力残疾人分别实施了每台价值28.2万元的人工耳蜗植入术,效果良好。
通过对残疾人家庭走访调研,为20户行动不便的贫困重度残疾人家庭进行室内无障碍设施改造,改善了他们的室内生活质量,增强了信心;同时把残疾人服务中心门前原来的水泥路面,改造成适用于残疾人行走的无障碍通道,方便了残疾人往来行走和前来办理事务,充分保障了他们的安全。
伦河残疾人汪鸿雁,心灵手巧,勤劳肯干,而且身残志坚,通过剪纸技能培训,自己已经独立创作了“八仙图”、“富贵牡丹”、“金鸡唱晓”等作品,收入8000多元,今年准备建立自己的工作室,把技艺传授给更多的残疾人,增加就业机会,减轻社会负担。
“今年残联工作的重点是建设一处面积为2000平方米的残疾人托养服务中心,目前已到位资金306万元,可入住60名重度肢体、智力、精神残疾人。届时,将极大地缓解重度残疾人家庭无人看护的实际困难,实实在在地提升残疾人生活水平。”陈英剑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