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绥化新闻网 > 本地新闻 > 综合 正文
上集农民的幸福新城
http://suihua.dbw.cn   2015-01-27 16:19:45

  宽敞整洁的街道纵横交错,时尚靓丽的楼群鳞次栉比,规范完善的市场人流如织,美丽清新的校园书声朗朗,风景如画的南湖公园使人流连忘返,现代化的建筑释放着青春的气息……几年来,绥棱县上集镇正沿着新型城镇化轨道快速前行,昔日的百年古镇已华丽升级为如今的幸福新城。

  吕凤梅是绥棱县上集镇平安村村民,过去她一直住在低矮的平房里,居住条件差,设施不完备,出行也不是很方便。2014年,伴随着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吕凤梅搬入了宽敞明亮的楼房。

  现在的吕凤梅家离公园步行只需5分钟,小区院内各种设施也非常完备。吕凤梅说:“以前的房子到了冬天特别冷,今年我们全家住上了温暖干净的暖屋子,心里就是高兴。”

  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以城镇化为重点的新农村建设中,上集镇采取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房屋置换等开发模式,共撤并4个自然屯,建设楼房38栋18万平方米,目前已有1400多户搬入楼房居住。

  农民上楼后,地由谁来种?上集镇遵循市场经济规律,通过引导农民土地流转或合作经营,以鑫赐源米业为龙头,组建了鑫赐源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吸引58户农户以土地入股,规模经营面积达到2480亩。目前,上集镇共有各类专业合作社167个,全镇规模集约经营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72%。

  居住在现代城市里,耕作在广袤田野上,为方便村民作业,上集镇将民族村一处民宅改造成了2000平方米农牧作业点,设置了农民存放农机具的场库棚和粮食、农用物资存放点。

  民族村村民吴大鹏表示,现在在镇里住,然后干活来这边农牧作业点取农机具干活儿,特别方便特别好。

  让农民在城镇安家落户,只是统筹城乡的第一步,如何让他们“稳得住”成为更重要的课题。在保证农民获得土地承包基础性收益的同时,上集镇遵循产城融合规律,辟建了工业集中区,引进了龙达型钢、汇丰源米业、天润水泥制品等10多个大项目,发展民营企业473家。

  城镇化不但要改善农民的居住环境,还要让农民享受最基本的公共服务。2014年,上集镇投资3700万元对道路、绿化、亮化、供热、教育、医疗、休闲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进行提升和完善,并在建设过程中保持了朝鲜族集聚区完整的生态文化环境,新市民在新城里依然“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作者: 徐立志 沈雪    来源: 东北网--绥化日报     编辑: 桑胜东
相关新闻
黑土摄影
电视新闻
电视新闻
电视晚新闻
数字新闻
参政议事
绥化专题外宣片
理论研讨
黑土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