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绥化新闻网 > 本地新闻 > 精彩点击 正文
庆安用红色文化塑造乡风民俗
http://suihua.dbw.cn   2015-01-20 16:10:40

  东北网绥化1月20日讯1月7日,庆安县平安镇中心校的期末考试刚刚结束,学校就组织孩子参观了设立在民族村的“红色民俗博物馆”。解说员介绍了本地英模人物把爱国敬业当做自己的神圣职责,谱写出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不仅使孩子看到了民俗的“形”,还寻找到了民俗的“魂”。这一场景是庆安县用红色文化塑造乡风民俗而出现的新景象。

  这个县曾投资上千万元建起县博物馆、展览馆、纪念馆,不少乡镇也建起自己的博物馆。但兴隆过一段时间后,就逐步门庭冷落,无人问津,每天前来参观的人也变得稀稀拉拉,成了“空心馆”。这种状况引起县委县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他们通过调查认为,民俗博物馆门可罗雀是一种通病,出现这一情况的原因,就是没有很好挖掘和整合本地的红色文化资源,运用鲜活的典型人物和生动景观去充实博物馆,没有动起来活起来。为此,他们要求文化宣传部门要同老促会、关工委等部门联手,跳出传统办博物馆的思维,把红色文化作为办馆的魂,多从民众的角度寻找最佳形式,特别是采取一些年轻人喜欢的形式,真正激发起参观者的兴趣。

  为此,县委县政府决定,凡是有红色资源的地方,都要建立自己的革命展示室,而且这种展示要不拘一格,可以办展览馆、博物馆,也可以办画廊、展室,有的还可以设立纪念碑、纪念地,努力把这些场所办成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县里还组成指导组,抽调对本地革命传统和斗争事迹熟悉的老同志参与,这些老同志同年轻人一起查找资料、校对图片、规划布局、完善展室内容,有的还亲自动手编写讲解词、制作版面、寻找实物。大罗镇关工委常务副主任贾万春为确保展室内容翔实可靠,他多次对展馆内容进行会诊纠错,深入基层收集了87件文物和大批资料。现在全县14个乡镇,有4个乡镇办起博物馆或是展示室,有7个乡镇办起红色文化长廊,有11个乡镇建起红色文化基地。林场管理局还在北满省委所在地、三路军参谋长许亨植活动地建起红色教育基地,经常组织青年人到这里参观。

  庆安县领导认为,用红色文化统领塑造乡风民俗,所有展示不应仅仅成为一种文化见证,而是要让其走到群众心里,真正实现活态传承。为此文化部门联合县关工委开办解说员培训班,要求大家深挖革命事迹和故事,真正做到“展室有事件,事件有人物,人物有故事,故事要感人”。民族村博物馆集中介绍了11位朝鲜族英模人物,原来解说员只讲生平,讲得干干巴巴,给观众没有留下什么印象。解说员在经过培训后,注重搜集整理英模人物的感人故事,穿插进去进行讲解,把历史事件讲得起伏跌宕,振聋发聩,达到了生动感人的目的。同时在展示方式和手段上也注重多样化,积极引入当代人最热衷喜欢的声响、视频、表演等形式,利用声觉、动漫等多种媒体和数字技术,使古板静态的实物展览变得丰富多彩起来,缩短了青年人同传统民俗的距离感。

  为使博物馆、展览室等场所适应大众口味,真正接地气,吸引民众的眼球,他们确立了以需求亲民、文化惠民、服务为民的活动宗旨,全力打通内容与阵地之间的通道,搭建沟通共享的平台,使展览不断提档升级,努力让红色文化贯穿其中。为此,他们努力做到及时更新展览内容,常办常新。庆安县群众摄影艺术最近几年蓬勃兴起,涌现出一批颇有成就的摄影爱好者,作品大多表现风土人情、山水风情。为使摄影者充分关注老区的建设,展示老区人民的新面貌,县里决定举办以“红色文化在这里”为主题的摄影大赛。大赛活动发起以后,摄影者纷纷奔赴革命老区,用镜头记录革命老区人民的崭新风貌。在展览馆举办了“红色民风的延续”摄影展,展出185幅优秀作品,每天到这里参观的人络绎不绝,短短一个月的展出接待了2万人次。在此后,他们又陆续举办“迎新春书画展”、“绿色情愫绘画展”、“老干部书法展”,也都突出红色文化,让民众受到活灵活现的传统民俗教育。

 
作者: 段金林 庄义彬    来源: 东北网--绥化日报     编辑: 王晨昊
相关新闻
黑土摄影
电视新闻
电视新闻
电视晚新闻
数字新闻
参政议事
绥化专题外宣片
理论研讨
黑土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