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县是红军长征在湘南停留最久、活动范围最广的一个县。用道县党史办小阳的一句话是:红军的足迹踏遍了道县的各个角落。而且红军强渡湘江的命令就是在道县境内的一个小村中发布的。
如今的道县是一座幽静的小城,一条七八十米宽的潇水穿城而过。在城东的潇水河上依然保留着当年红军渡河时搭建的一座浮桥。从这座浮桥往城里走不远,便来到了潇水的支流濂溪河边。河边有一个长形的广场,广场上耸立着一堵高墙。墙上还保留着红军写的标语:“工农革命胜利万岁,工农革命努力奋斗。”墙边有以政府名义立的牌子,要求大家保护,并把这墙称为“红军墙”。
据道县党史办的同志介绍,当年写这条标语的是3个红军小战士,都才10多岁,够不着,是搭了桌子写的。由于大部队已经出发,这几位小红军还没有写完,敌人就追了过来,隔老远就开枪,但这3位小红军仍在坚持写,直到写完最后一个字。由于饿得跑不动,一位小红军被敌人抓住了。敌人用枪托打他,要他屈服,那小红军说,我已14岁了,我晓得你们是白匪,是专门欺压百姓的。敌人看他不屈服,就朝他开了枪。我们站在红军墙下,长久地为小红军默哀。14岁,这在今天还是一个在母亲怀里撒娇的年龄,而那位同样年龄的小红军却已为千百万劳苦大众捐躯了。
4月29日,我们来到了离县城40公里的道县寿雁乡豪福村。1934年11月25日傍晚,中央机关、中革军委纵队到达豪福,在豪福的一个农家祠堂里,时任中央军委主席的朱德发布了从广西全州、兴安一线渡过湘江的命令。这间祠堂已相当陈旧,但保存相对完好。室内只有两张方桌,几张条凳。很难想象,那场震惊中外的湘江大战大幕就从这里拉开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