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奎高质量发展步履铿锵
□特约记者 富士权
“十四五”以来,望奎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及中央、省、市决策部署,牢记嘱托、坚守使命,紧扣“兴业宜居、智慧共享”发展定位,聚焦“四乡六业”产业体系,奋勇争先、统筹推进“六个一百”工程和“30项重点工作”,谱写出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近日,望奎县委书记王顶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五年来,我们累计争取投入各类项目资金176.4亿元,实施重点项目216个,GDP总量达到82.1亿元,较“十三五”期末增长4.5亿元,连续三年增速稳居全市前3位,规上工业企业由17户增长到24户,高新技术企业增长到10家,外贸进出口总额突破亿元大关,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4993元和21056元,增速位列全市第3位和第2位。投资2.5亿元改造86个老旧小区惠及居民5433户,新建、改造供水站9处,新投入使用公立幼儿园1所,免除保育教育费119.9万元,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由7.1张/千人口提高到7.6张/千人口,城乡最低生活保障金平均标准分别由444元/人/月、218元/人/月提高到510元/人/月、283元/人/月。获得全国水土保持治理先进集体、全国绿色高产高效行动示范县、美丽中国特色文化旅游之乡等国家和省级荣誉20余项,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焦“兴业”强根基,产业发展动能澎湃
现代农业提质增效。立足农业资源禀赋,大力发展“四个农业”,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新建、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和黑土地保护建设项目119.6万亩,已建成高标准农田218万亩,占耕地面积的80%。统筹运用“五良”增产,升级扩面垦地合作,精心打造“一区十二园”全程托管核心示范区,粮食总产稳中有升,2021—2024年粮食总产达到90.7亿斤,被评为粮油规模种植主体单产提升示范县、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县、全国粮食生产先进集体,截至目前,2025年秋收工作已全面完成,粮食生产“二十二连丰”已成定局。坚持“稳生猪、扩牛羊、增家禽”的畜牧业发展思路,全县生猪、肉牛、肉羊、家禽年均出栏量达到112.7万头、7.3万头、10.1万只、889.8万只,连续18年被评为“全国生猪调出大县”,连续4年争取资金8.5亿元,实施基础母牛扩群提质项目。精准对接消费需求,培育特色品牌,发展“党支部+公司+农户”模式,签订黑猪、蚂蚱定向收购订单,创新鸵鸟经济全产业链开发,开发肉、蛋、羽毛等产品8类,新发展黑鱼养殖12罐。积极参与“龙粤合作”,借势发展“望遂合作”,“稻—稻—薯”高效种植规模达到4800亩,经验做法获中央电视台《新闻直播间》和《焦点访谈》专题报道。
工业经济量质齐升。引进天阔源饮品、玉琦服装、晨骐农业、国能科环等一批企业来望投资兴业,实施生物质热电联产和风电平价上网项目,新能源装机规模达到45.2万千瓦,2024年全县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30亿元。
围绕“两新”支持方向,引导企业加大技术改造投入,累计帮助企业争取技改资金120万元,实施雪灵峰中药饮片中药材初加工扩建二期、晨骐农业百吨热榨生产线项目、双汇北大荒设备更新、阳光热力65蒸吨以上燃煤锅炉改造项目等16个技改项目,企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得到极大提升。实施科技成果产业化突破年专项行动,转化重大科技成果5项,开展“六链百场千企”“千家企业进院所”专项惠企活动33场,企业科研经费投入3061万元,雪灵峰中药、欣禾植保等13户企业完成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到10户,创新型中小企业发展到7户,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到6户,企业科技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
现代服务业活力增强。实施一批重大工程助力互联互通,投资1.5亿元建成绥大高速互通布设接线段工程,配合开展绥化机场项目前期工作,投资6499.6万元建成集牲畜交易、产地检疫、疫病检测、电子商务等功能于一体的畜禽交易市场,为加快区域协同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引导园企融合共建,初步形成以嘉汇物流为中心的货运物流产业园,以大龙商贸城和兴华建材园为中心的建材产业园,以双汇北大荒为中心的冷链物流产业链条。新引进电商企业15家,完成“四通一达”快递企业整合,快递企业发展到8家,物流、快递从业人员4000余人,日行各类货物3.7万件,城乡寄递物流已达到全覆盖。
以城乡融合为引领,聚焦“宜居”优环境,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城市更新有序推进。不断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实施老旧小区改造、市政道路升级、管网更新等工程。投资8.4亿元开发房地产项目24个,投资2.5亿元改造老旧小区86个。投资2.3亿元完成雨污分流、管网缺陷修复和易涝区段改造项目6个,投资1.5亿元新建改造市政道路9条9164米,投资4.2亿元修建农村公路111.4公里。被评为“全国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试点县”“全省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优秀县”。
乡村建设成效显著。实施土地托管农机具配套、生猪代养场和光伏产业项目,产业层级得到提升,促进了村集体增收。争取乡村振兴补助资金6.2亿元,实施道路、桥涵等基础设施项目197个,在东郊、卫星等乡镇实施农机具购置、光伏电站、和牛养殖场等产业项目83个,累计带动6986户年均增收797.3万元。发展庭院经济8698户,累计获得收益3194.99万元,户均3673元。投资3.5亿元实施“五好两宜”和美乡村试点试验项目,已完成当年计划任务工程量的41%。被国家“832平台”评为产业帮扶示范县,后三乡正兰后三村和厢白满族乡正白后头村被评为省级民族乡村振兴试点,厢白满族乡前惠五村和后三村被评为省级民族特色村寨。
发展环境持续向好。持续落实“双碳”战略,坚决遏制“两高”项目上马。推行绿色生活方式,持续开展减塑降污行动、光盘行动,倡导低碳出行,争创节水型社会。持续打好“三大保卫战”,2024年,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2.6%,空气优良天数同比增加27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5%以上,五年来累计投入资金3.4亿元,治理侵蚀沟1384条,国控断面水质稳定达标。
以数字赋能为驱动,聚焦“智慧”促治理,运行效能全面提升
数字设施更加完善。把握数字化发展机遇,累计建成5G基站301个,覆盖全域,网络服务能力水平显著提升。搭建智慧农业平台,采取“农业智脑+高标监测”模式,提升数字化监测预警能力,助力生产效益增长。投资4412万元打造智慧校园,创建智慧教育、视频多媒体互动、数字化校园安防等平台,教育迈向“优质均衡”发展。加快智慧交通建设,累计投入798万元,对客运站进行全面升级,配套建设新能源充电桩,推动农村客运公交化转型,搭建农村客运公交化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全县新能源公交车达到47台,助力绿色低碳发展。
应用场景稳步拓展。全力构建“高效办成一件事”涉企事项服务矩阵,设立“高效办成一件事”综合服务窗口,开展服务场景培训5次,办理高频事项928件,持续优化21件事项办理质效,统筹推进12件重点事项清单实施,重点新增“社会保障卡服务”“教育入学”等民生高频事项,并建立跨部门协同机制与专项工作方案,细化责任分工,确保事项高效落地。
数据资源高效利用。促进跨部门、跨层级数据互联互通和共享利用,打破信息壁垒,提升政府决策科学化水平和协同管理效率。认领政务服务高频事项175项,承诺时限总和由法定的2105天压缩至268天,承诺事项提速率达87.27%。“零跑动”事项157项,占本地区200项高频政务服务事项的89.71%。“全程网办”事项1297项,“全程网办”率达88.29%。按照省市要求,对全县政务数据进行归集,归集数据量4.9亿。组织14个部门认领40种证照类型,电子证照数据量达41.7万条。打造“民诉即办”品牌,12345热线按时办结率99.9%。
以服务提升为根本,聚焦“共享”惠民生,幸福指数节节攀升
保障体系更加严密。落实就业优先政策,突出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帮扶,城镇新增就业1.5万余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加强对特殊困难群体的关爱帮扶,及时拨付养老、医疗、低保等保障资金,累计核销城乡居民医保医疗费用10.4亿元,发放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7.9亿元,最低生活保障金5.5亿元,特困人员供养金1.3亿元。
社会事业向好发展。全力推进“满意教育、学在望奎”品牌建设。进一步完善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办学条件,投资3.8亿元,对县内37所学校进行维修建设,购置教学仪器设备,采取公开招聘、人才引进、书记进校园等方式,引进各类教师244名。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争取6000万元实施疾控中心项目,在西城区新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处,提升健康服务能力,建设高素质医疗人才队伍,累计补充招聘医务人员128人,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邀请京城名中医徐世杰设立名医工作室,获评全省“健康促进县”,县中医院被授予“国家标准化冠心病中心”。
文化事业亮点纷呈。赓续红色文化,先后举办两届望奎红色旅游节,通过对红色基因进行系统梳理,形成河口烈士纪念碑、林枫同志故居纪念馆、锡武公园、将军石四点一线的红色旅游线路。新建兴望公园,提升现有景区服务能力,对植物园、锡武公园、丁香园和妙香山旅游区进行了升级改造,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抢救,建立皮影动态展览馆,“守护皮影艺术瑰宝,点亮传承创新之光”入选《习近平文化思想实践案例选编》,皮影传承人关海英被评为国家级乡村工匠。全县旅游接待人次共计约410万人,旅游综合收入7.2亿元。
社会治理效能增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有效化解社会矛盾。受理各类信访1.2万余件次1.3万余人次,全部按照上级要求进行转送、交办、督办至责任单位,案件办结率达到100%。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行动,排查整治事故隐患3518个。深入践行“浦江经验”,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社会风气进一步净化。
新起点、新征程,我们将继续锚定“兴业宜居、智慧共享”目标,保持战略定力,锐意改革创新,狠抓工作落实,务求发展实效,奋力谱写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让一个“产业更兴旺、环境更宜居、服务更智慧、成果更共享”的新望奎在松嫩平原上熠熠生辉,为龙江全面振兴贡献望奎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