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要闻 省内要闻 本地要闻 精彩点击 专题新闻 通知公告 猛犸象诗刊 日报数字报 晚报数字报 绥化晚报新媒体
经济新闻 综合新闻 视频新闻 市场监管 黑土副刊 日报头条号 小记者风采 日报公众号 晚报公众号 绥化直播
  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绥化新闻网  >  本地新闻  >  综合

教海导航常破浪 师心秉烛耀坤纲

来源:绥化日报 2025-11-04 字体:

——记绥化市第九中学地理教师王连祥

全媒体记者  宋一枫
 

  “王老师,我现在吉林大学图书馆,这里的书香和九中晨读时的味道很像……”今年深秋,绥化市第九中学地理教师王连祥的微信上,收到了刚刚走入大学校园的何子豪发来的长信。在辩论赛上侃侃而谈、在社团担任骨干、准备深造考研……字里行间的大学生活,是一个年轻人破茧成蝶后的自信与从容。

  这样的跨时空对话,在王连祥32年的教学生涯中,已成为最温暖的常态。自1993年从大学地理系毕业,踏上绥化九中的三尺讲台以来,他将人生最宝贵的年华悉数奉献给了这座校园和一届届学生。

  岁月匆匆,鬓染霜华,却从未改变他投身教育的炽热初心。日复一日,他总是第一个迎来晨曦,最后一个披星离去,用三十年如一日的坚守,诠释着“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深刻内涵。

  “老师,我真的还有希望考上重点大学吗?”几年前,文科班学生何子豪拿着73分的英语试卷,满脸沮丧地找到老师,眼中充满迷茫。

  王连祥仔细分析成绩后发现,何子豪的语文、数学基础尚可但不够拔尖,英语则是明显短板。“怎么没希望?你的基础不差,关键是方法和对策!”王连祥语气坚定。他立即与何子豪进行长达一小时的深入谈心,帮助他树立信心,破除心理障碍。随后,他联合数学、英语任课教师,量身定制“拔尖”计划:数学强化思维训练,英语从词汇语法抓起,并要求每天坚持听力训练。

  在王连祥持续三年的关爱引领下,何子豪2025年高考以599分的优异成绩夺得绥化九中文科,成功被吉林大学录取,实现了学校文科成绩的历史性突破。

  捷报传来,何子豪的父亲紧握王连祥的手哽咽道:“王老师,太感谢您了!当初真没想到孩子能考这么好,您真是有点石成金的本事!”

  这份“点石成金”的本事,源于王连祥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无私的奉献精神。面对基础参差不齐的学生,他秉持“拔尖、托底、促中间”的教学理念,既精心培育尖子生,也绝不放弃任何学困生。2022年高考,他的班级45人参考,一本上线25人,创下学校普通班级历史纪录;2025年再传捷报,特控线以上达28人,远超学校预定10人的目标。

  辉煌成绩的背后,是王连祥每天对着成绩单反复研究,观察每个学生的学习状态的结果。发现文科生普遍数学薄弱,他便与数学老师紧密配合,组织基础训练和思维拓展;他狠抓英语听力,视其为必须拿下的“阵地”;他更注重思想工作,常对学生说:“学习路上的困难绕不过去,必须用信心、恒心、决心去面对!”

  他的办公桌上常备着咖啡,更多时候是为那些困倦的学生准备。“喝杯咖啡,提提神,效率更高。”

  在学生心中,王连祥既是严师,更是慈父。他的课堂幽默风趣,“王氏”语言让枯燥的地理知识生动易懂;生活中,他对学生的关爱无微不至,生病时的嘘寒问暖,情绪低落时的及时疏导,都让学生倍感温暖。

  这份师爱,曾改变无数学生的命运。2006年冬天,王连祥发现学生小军未到校且联系不上。得知小军因家庭困难可能辍学,他立即带班干部奔赴20公里外的小军家。

  眼前的景象让他心酸:生病的父亲卧床,母亲在地里忙活,小军脸上写满无奈。“家里难,成绩跟不上,考大学没指望了……”小军流着泪说。王连祥坚定地回应:“困难是暂时的,学业绝不能荒废!”他耐心做通一家人思想工作,返校后立即为小军申请助学补助。

  重返校园的小军放下包袱,最终考上理想大学。如今,他已成为绥化市知名的“小军老师”,将王连祥传递的爱与责任延续给更多孩子。“没有王老师当年的不放弃,就没有我的今天。”他时常感念。

  “宽严相济,严爱结合”是王连祥管理班级的精髓。他既严格管理纪律,打造“班级命运共同体”;又高度重视品德教育,培养学生成才更成人。他组织爱国主义主题班会,带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要求学生既要成绩优异,更要品行端正。

  王连祥敬业奉献,脚部曾严重扭伤,肿痛难忍,却拄着棍子坚持上课。2019年10月,因长期超负荷工作,他累倒在讲台上,被紧急送医。然而仅休息一天,他就不顾劝阻重返岗位。“我离不开学生,离不开讲台。”这朴实的话语,是他对教育事业最深沉的告白。

  他的付出赢得广泛赞誉。校领导曾满怀期待地问:“老王,今年高考能不能放个卫星?”他自信地回答:“没问题,坚决完成任务!”这份自信源于实力,更源于责任。作为资深教师,他毫无保留地提携后进,主动向年轻教师传授经验,为学校培养了一批青年骨干。

  教海导航常破浪,师心秉烛耀坤纲。32年来,王连祥用智慧点亮学生前程,用爱心温暖学子心灵,用责任铸就教育辉煌,曾被授予“绥化九中功勋班主任”称号,连续多年获得政府嘉奖,并收获了市级师德先进个人等诸多荣誉。他是一位默默的摆渡人,将一届届学子送往理想彼岸;更是一盏不灭的红烛,照亮了无数学子的未来前程。


编辑:韩敏

绥化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