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要闻 省内要闻 本地要闻 精彩点击 专题新闻 通知公告 猛犸象诗刊 日报数字报 晚报数字报 绥化晚报新媒体
经济新闻 综合新闻 视频新闻 市场监管 黑土副刊 日报头条号 小记者风采 日报公众号 晚报公众号 绥化直播
  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绥化新闻网  >  本地新闻  >  综合

青冈老区村:在抗联足迹里触摸不朽精神

来源:绥化日报 2025-08-28 字体:

——重走抗联路(九)

特约记者  段宏伟  全媒体记者  陈俊杉  刘华鹏

  8月13日,车轮碾过乡间水泥路,两旁的鲜花像红色的火焰在风中跳动。8月的青冈大地,暑气尚未消退,我们追随着抗联线索,走进青冈县的革命老区村——民政镇保安村。

  走进保安村内的青冈县革命老区纪念馆,其中收藏着青冈老区村最厚重的历史记忆,从泛黄的情报底稿到锈迹斑斑的步枪,从村民捐赠的老棉被到复原的战斗场景,每一件展品都在诉说着80多年前,这片土地上惊心动魄的抗联故事。

  在第一个区域中记载,1929年,中共满洲省委派中共党员朴元赫来到青冈傅家店也就是现在的保安村,在这里成立了中共青冈特别支部委员会简称青冈特支,从此青冈特支在满洲省委的直接领导下,开展地下活动进行革命斗争。一张泛黄的油印小报《星星》展示了青冈特支宣传党的主张,抨击日寇的侵略罪行,揭露反动统治的黑暗。青冈特支为我党开辟新区培养了大量的党、团骨干,有力地支援了新区的革命斗争。

  走进第二个区域,一组图片上刻画了青冈特支在德胜镇荣花村开展的一个又一个活动。青冈特支在大雨成灾、粮食减产时发动抗粮抗息斗争组织带领傅家店、二屯和周边几个村屯的200多名青壮年农民,围住了地主赵世焕家的大院,要求分田减息,取得重大成功,这次事件让老百姓进一步看到了党组织团结群众的凝聚力、战斗力,更加坚定了人民群众反帝反封建斗争的信心。

  昌盛镇宏伟村,是少年英雄吴玉江的家乡。1939年,东北抗联第十二支队代理队长徐泽民到青冈宣传抗日救国思想,发展抗联队伍。当时年仅14岁的吴玉江被发展成了一名抗联战士,同哥哥吴玉山一起走上了抗日救国的革命道路。1941年2月敌人抓捕了吴家上上下下13口人,15岁的吴玉江和家人在狱中遭受了严刑拷打,但仍然守口如瓶没有向敌人吐露一个字。1942年2月也就是被捕后的一年,吴玉江在狱中牺牲,年仅16岁,成为抗联队伍中的少年英烈。

  一座半身铜像伫立在第四展区当中,这座半身铜像就是出生在青冈镇东郊村的抗日英雄赵祥。1940年,东北抗日联军第三路军总指挥部给赵祥发来了委任令,任命他为东北抗日联军第十二支队驻青冈游击队大队长,带领青冈人民开展革命斗争。1941年,赵祥在营救共产党员徐泽民时由于被坏人告密不幸被捕,被捕后赵祥遭受了各种严酷的审讯和折磨,但是任凭敌人使用多么残忍的手段赵祥仍然不改一名共产党员的理想信念,宁死不屈,最终慷慨赴义。在赵祥牺牲后敌人残忍地把他的头颅斩下挂在了青冈的南城门示众。

  最后一个主题区展示了兴华镇通河村的抗日历史,著名抗日将领、抗联第三路军第六支队政治部主任于天放,都曾在这里率部杀敌。1938年—1941年,于天放曾率36名抗联战士来到青冈县兴华镇的杨树林屯(今通河村),开展抗日宣传,建立抗日救国团体,进行抗日游击活动。1941年7月的一天,于天放部与日寇在杨树林屯进行了激战,日寇伤亡较重,为了保存实力,于天放率领抗联队伍决定撤出战斗。当于天放率领部队转移的时候,村里的抗日团体主动为部队当向导,群众也为抗联队伍捐助了粮食、衣物,从此,很多爱国村民抗日热情更加高涨,开始自发抵制伪政权积极配合抗联,开展对日寇的斗争。

  这座乡村纪念馆,就像一位沉默的老者,守护着青冈老区村的集体记忆。离开青冈时,夕阳西下,余晖洒在老区村的屋顶上,仿佛给这片黑色的土地镀上了一层金边。当年传递情报的羊肠小道,如今变成了宽敞的水泥路;当年掩护过战士的民房,如今成了充满欢声笑语的农家院。但不变的是,那种不畏强敌、不屈不挠、爱国爱乡的抗联精神,依然在这片土地上代代相传。


编辑:韩敏

绥化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