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绥化8月15日讯 ( 姚杨 张海玥 ) 傍晚时分,明水县明源社区党建责任区活动中心的灯光暖意融融,乒乓球桌旁,13岁的张同学正挥拍扣杀,汗水顺着额角滑落;隔壁活动室里,20多位中老年居民跟着老师舒展四肢,八段锦的口诀声伴着轻柔音乐飘出窗外……这是社区“夜校”最寻常的图景。
“以前晚上遛弯总觉得冷清,现在这儿比公园还热闹。”65岁的李红擦着额头的汗,手腕上的玉镯随着抬手动作轻轻晃动,“你看我这腰,练了两个月八段锦,弯腰买菜都不费劲了。”她身边的张娟正对着镜子调整动作,笑着接话:“上周的养生课教了拍打操,我回家教给老伴,现在他天天催我来上课呢。”
社区办公室的公示板上,课程表用彩笔标注得密密麻麻:周一至周六每晚六点到八点,乒乓球、健康讲座、手工课轮流登场。“刚加了亲子烘焙课,报名电话一上午没停过。”社区工作人员指着登记表,指尖划过“需求建议”栏里“希望开书法班”的字迹说。
与此同时,明新社区共享自习室里,台灯组成的光带映亮30多张专注的脸庞。应届毕业生王璐把资料铺满桌面,笔在申论试卷上快速游走。“在家学习总被弟弟吵,这里从早八点开到晚十点,比图书馆还方便。”她抬眼看向窗边,几位白领正对着电脑上网课,轻轻地敲着键盘。
自习室的书架上新添了20多本考证教材,管理员张玉正给饮水机换水桶,“上周有居民说想带笔记本电脑来,我们当天就加装了六个充电插座。”墙角的意见箱里,“建议增加护眼台灯”的纸条已经被红笔标注“已落实”。
从夜幕下的欢歌到灯光里的专注,明水县的社区服务正循着居民需求的轨迹生长。正如明源社区负责人所说,民生实事不在大小,能让居民觉得日子更顺心,就是最好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