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要闻 省内要闻 本地要闻 精彩点击 专题新闻 通知公告 猛犸象诗刊 日报数字报 晚报数字报 绥化晚报新媒体
经济新闻 综合新闻 视频新闻 市场监管 黑土副刊 日报头条号 小记者风采 日报公众号 晚报公众号 绥化直播
  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绥化新闻网  >  本地新闻  >  经济

海伦大豆育种铸就“中国芯”

来源:绥化日报 2025-08-07 字体:

从黑土到星轨
海伦大豆育种铸就“中国芯”

□ 特约记者 姜立峰 全媒体记者 宋一枫

  盛夏时节,海伦市200多万亩大豆田如绿色海洋,田间豆浪随风起伏。而在海南省三亚市崖州区南滨农场试验田里,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李艳华正运用无人机监测系统记录“东生”系列大豆的株高数据。这些采用“大垄三行密植”技术培育的豆种,去年搭载实践十九号卫星完成太空育种实验,其43.97%的蛋白质含量创下寒地大豆新纪录。

  当这些承载太空基因的种子回归黑土地,海伦大豆产业图景正悄然重构。近年,海伦积极打造“中国大豆名城”品牌,将种子研发升级作为发展大豆产业的重心,依托李艳华团队技术力量,培育审定了21个“东生”系列品种。其中,“东生22”全国推广面积达207万亩,亩产突破440斤。海伦大豆成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太空优选蛋白计划的先行者。

  优良的大豆品质、特有的富硒资源,为海伦大豆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这些资源优势在精深加工领域持续释放澎湃活力。在鹏翔工贸的有机大豆加工车间,从种植到深加工,全产业链闭环运转。山东香驰控股投资的年产15万吨大豆项目拔地而起,一条万吨级大豆蛋白生产线正破土而出。今年建成投产后,大豆分离蛋白产品将销往90多个国家和地区。届时,大豆蛋白生产线将与原有的豆浆粉、精炼豆油等产品共同构成精深加工矩阵。挣脱“原字号”桎梏,海伦大豆正向价值链顶端攀登。

  目前,海伦年大豆加工能力达80万吨,9家规模企业带动200余家小微工厂,形成“种植-加工-研发”的完整生态链条。豆浆粉飘香南北、精炼豆油进驻万家灶台、豆粕成为养殖业刚需,海伦大豆焕发出无限生机。

  借助优质粮食工程的实施,海伦市粮储部门化身最强“推销员”,在品牌营销上持续发力。在哈尔滨亚冬会的公交线路上,成都、杭州的电梯内,“中国大豆名城”形象持续输出;在武汉、南京的品鉴会上,“海伦大豆”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攀升;在中国粮食交易大会、中国国际大豆食品加工技术及设备展览会、上海环球食品展等顶级展会现场,海伦大豆成为耀眼的明星产品;在北京海伦大豆品牌推广暨招商签约活动中,海伦荣获“全国非转基因优质大豆供应基地”称号,与祖名食品等龙头企业签订19.1万吨订单。这些举措推动“海伦大豆”斩获51.03亿元品牌价值,跻身全国地理标志百强,更以唯一大豆品牌身份入选国家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科技育种则是农业革命的强劲引擎。从李艳华记录的数据到中科院东北地理所实验室里的基因图谱,从寒地黑土到太空星轨,海伦豆种强势植入“中国芯”,大大增强了端牢中国饭碗的硬核底气。

  2024年,海伦规模以上大豆企业产值达7.49亿元,育种研发、规模种植、精深加工的完整产业链优势渐显。从田垄到车间,从商超到太空,海伦大豆贯穿“星地”的产业升级之路,正在书写中国大豆自主可控的崭新篇章。


编辑:韩敏

绥化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