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要闻 省内要闻 本地要闻 精彩点击 专题新闻 通知公告 猛犸象诗刊 日报数字报 晚报数字报 绥化晚报新媒体
经济新闻 综合新闻 视频新闻 市场监管 黑土副刊 日报头条号 小记者风采 日报公众号 晚报公众号 绥化直播
  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绥化新闻网  >  本地新闻  >  经济

小菜园里绽放“致富花”

来源:绥化日报 2025-07-22 字体:

朱子东

  7月17日清晨,明水县永久乡丰饶村小菜园的10亩黑土地上薄雾缭绕,嫩绿的黄瓜带着晨露舒展腰肢,翠绿的角瓜在藤蔓间闪着光泽,紫莹莹的茄子垂满枝头。这片承载着乡村振兴梦想的小菜园,正式迎来开园时刻。乡村干部、订制户、脱贫户及村民共50余人齐聚田间,共同见证黑土地上“共富图景”的崭新起点。

  随着鲜红绸布的掀开,丰饶村小菜园正式开园。村民们挎着竹篮穿梭在菜畦间,指尖轻掐便摘下带着泥土的蔬菜,分拣、称重、装箱,每个环节都透着精心。刚装好的菜箱里,黄瓜上的露水清晰可见,这些新鲜蔬菜将通过定制配送服务,第一时间送到县城订制户手中。

  “这辣椒新鲜得很,看着都喜欢。”县城订制户张志强说:“以前买菜还怕有农药,现在定制小菜园蔬菜,每周配送到家。今天摘了些茄子、辣椒,晚上就能吃上,踏实!”一旁的刘东洋接过话:“黑土地种的菜就是好,黄瓜脆甜,我家孙子现在顿顿离不开,今天装了一袋够吃几天,方便又安心!”

  丰饶村党支部书记田志刚向采摘人员介绍了小菜园的建设历程,过去这片地是闲置的土地,如今变成“聚宝盆”,靠的是政策引导和大伙儿的抱团干。

  丰饶村地处黑土核心区,耕地肥沃但长期面临散户种植效益低、闲置土地浪费的问题。“以前村民自家种点蔬菜,要么吃不完烂在地里,要么低价卖给批发商,忙活一年攒不下几个钱。”田志刚回忆,2025年初,村两委在走访中发现县城居民对“绿色蔬菜”的需求日益旺盛,而村里的闲置土地正好能填补这一空白。

  小菜园的诞生,是破解脱贫户持续增收难的关键。村里20户脱贫户,不少人因年龄大、技能单一,导致脱贫后增收渠道有限。“小菜园优先吸纳脱贫户参与,从播种到采收全程务工,还能入股分红,让他们在家门口就能挣钱。”乡干部张洪岩说。

  在菜园一角,脱贫户姚志海正忙着采摘茄子,黝黑的脸上汗珠晶莹。“我家两口人,以前靠低保过日子,自从加入小菜园,日子像这茄子一样,越来越紫!”他算起收入:“每月在园里务工20天,一天80元钱,一个月就能挣1600元;年底入股分红还有2000多元,加上自家地的收成,一年能攒下两万多元,供孙子上学再也不用愁了!”另一位脱贫户田清负责打包蔬菜,她指着手机里的转账记录说:“上个月刚领了1800元工资,给老伴买了降压药,还添了件新衣裳。以前总怕返贫,现在心里踏实得很!”据统计,小菜园带动的20户农户中,脱贫户户均年增收达6000元,最高的超过8000元。

  “我们已经给菜园装智能监控,客户打开手机就能看到蔬菜生长,吃得更放心。”田志刚指着地头的监控设备说,秋收后还将引种耐寒品种,实现“四季有菜”,让定制菜单全年不断档。

  “小菜园虽小,却装着大民生。它让土地活了、人心齐了、日子火了,是丰饶村走向共同富裕的‘金钥匙’。”田志刚说。未来,丰饶小菜园将成为明水县乡村振兴的样板,让更多黑土地上的“共富故事”生根发芽,结出累累硕果。


编辑:韩敏

绥化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