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恒宝
30多年前,杨爱国这个文学青年刚从大学毕业,分配到了一个大型军工企业,当时很重视企业文化,我们在“北鹰文学社”经常参加活动。久而久之,就成了挚友。
没出几年,杨爱国和他人合著出版了一部诗集,我们文学社的人对他啧啧称赞。后来,他发表的诗歌《抚冰雕》入选《哈尔滨冰灯诗文选粹》一书。他的诗歌受到许多读者的好评,但他从不张扬炫耀。后来他从政,没有时间和精力写诗了,一下子沉默了20多年。前几年,他又重新燃起了创作激情,诗歌写的越来越多,我这个很少读诗的人,成了他忠实读者。让我没有想到的是,他在写诗之余又潜心散文创作。他的散文情真意切,感人肺腑。读他的散文《母亲》,我的心情很久都不能平静。几年前,他的养母去世了,养母病重期间为了不影响他的工作,吩咐身边几个子女封闭消息。他没有为养母送终,回家后要到坟前和养母说说话,聊聊天。他在《母亲》中写道:“想见未见,人生大憾;想见难见,唯有慨叹。”爱国在城里上学的时候,为了凑足书本费、生活费,两个弟弟相继放弃了学业,养母带着两个儿子一年四季上山采药、割藤条,到集市上换取一切费用。有一年爱国回家,家里来了一些邻居和老乡,有人问:“娃,你啥时候退休呀?退休以后到哪儿呀?”养母接了话:“当然是回家,要不能到哪儿?”在《母亲》中,有这样的感慨:“父母在,故乡就是归途;父母不在,故乡就是乡愁。”
散文《母亲》,述说的是平实的生活和朴素的情感,只有平实的生活和朴素的情感,才有震撼人心的力量。养母是海纳百川的母亲,大爱无疆。只有心灵受到激发的人,才能体会更深的内心情感。
花草是大自然的微笑。大自然给予人的,是无穷的。故乡每年开的最早的花是铁筷子花,被称为“雪莲花”,这种花能在零下二十度的极寒环境中傲然绽放。大自然之美的作品是创造出来的,《山有繁花皆春色》着笔最多、分量最重的是洋槐花。我对这种花很好奇,但无缘识花,读该散文让我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作者娓娓道来洋槐花的观赏性和实用性。当某一个早晨突然被一股浓浓的香气惊醒,你爬上后院的斜坡往秦岭山上一看,天呢!原来是山里的洋槐花全开了。昨天还是绿色一片的槐树林,今天却披上了鲜亮的银装。那银装,覆盖了绵延的山岭。
另外的一些散文《奶奶》《乡间的小路》《山里娃的求学生涯》等,也各具特色,各有千秋。每一篇散文都动乎心,发乎情,字字句句都是发自心底的真情。
杨爱国的诗歌引入入胜,激情跌宕;他的散文风行水上,出于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