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风凝
在小城繁华处,有一家裁缝店。
开店的是一位宝妈,她和许多人印象中的裁缝都大不相同。
她没有花白的头发,鼻梁上也没架一副黑框眼镜,额头和眼角亦不见岁月的印痕。她将大把的时间,都花在经营自己的生活上。她年轻、时尚,有品位。很少见到她在朋友圈里发布小店的广告,每天都在用心记录着生活的点滴,或文字,或图片,或视频。
她和姑娘处成了姐妹,她会和姑娘一起游山玩水,领略大好河山的波澜与壮阔;一起去游乐场,体验各种娱乐设施的惊险与刺激;一起登山、赶海、滑雪、制作工艺品,不断去经历生命中不平凡的时刻;一起下厨烹饪奇奇怪怪、可可爱爱的美食,化平凡食材为一种神奇,为姑娘提供足够的情绪价值。
接触多了,你还会发现,街上的店面大都9点之前开门,她可能10点之后才到位。用她自己的话来说,迟到、早退、不着调儿。但很多人却打心底里佩服她的这种松弛。小富即安,知足常乐,在城市的喧嚣之中,忠于自己的节奏。
说到这里,你可能会觉得她的活计做得一定不尽如人意,而事实上并非如此。
有一次,我入手了一件帽衫,看中了蕾丝帽子和袖口,却忽略了下摆的长度,想着裁掉一部分,自己又无从下手。平时极少改衣服,一时之间不知去找谁,就想到了她。说实话,心里多少是有些不信任的,只是单纯被她的生活状态所吸引。她在微信上说,20左右分钟便可完活儿。刚好时间够用,我就带着与之搭配的一件小香风外套直奔她的小店。
她做裁缝活儿,也有自己的节奏。她明知我的时间相对较紧,操作起来却丝毫不见慌乱。只见她现场划线、裁剪、缝纫,用大熨斗熨烫平整,深情专注、动作娴熟。每一个步骤,她都做得一丝不苟,仿佛在完成一件艺术品。听她说,多年之前她在大城市做裁缝,后来嫁到我们这座小城,等姑娘上了中学渐渐放手,才做起了老本行。于她而言,做裁缝,是一种情结。
谈话间,我仔细观察着这家小店。店面不大,但工具齐全。一张大大的长条桌占据了屋子的核心区域,桌面上摆着剪刀、尺子、粉笔、扣子、针线盒等等。墙壁上挂着几件成衣,有精致的旗袍,有简约的衬衫,还有时尚的连衣裙,每一件都展示着她精湛的手艺。挨近成衣的,是一排排线圈,200余种不同颜色的线井然有序,没有一个线头是随意打着结或打着卷的。试衣间是一面可折叠的竹制屏风,保留了竹子原本的色泽和纹理,自然质朴,散发着淡淡的竹香。她就坐着带滚轮的小凳上,于此间劳作,不慌不忙,有条不紊。
不论工作还是生活,忠于自己的节奏,着实是一件很幸福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