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绥化11月28日讯 ( 全媒体记者 刘华鹏 陈俊杉 ) 11月23日至24日,由绥化学院社会科学界联合会、黑龙江省特殊教育学术交流基地主办的强化普惠·适宜融合——特殊教育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绥化学院召开,共同庆祝中国特殊教育发展150周年。
省内外10余所高校、学术期刊编辑部的专家学者及50余所特殊教育学校、融合教育学校、康复机构200余名特殊教育工作者,围绕特殊教育普惠发展、适宜融合等关键议题展开深入交流,为特殊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动力。
绥化学院副院长马春华在开幕式致辞时表示,学校大力发展特殊教育,与省教育厅、省残联合作共建特殊教育学院,建有黑龙江省唯一的特殊教育本科专业和教育康复学本科专业,面向全国招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环境设计、电子商务本科专业听障学生,填补了黑龙江省残疾人高等教育空白。她指出,本次研讨会将从特殊教育发展党建及实践研究、融合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两个方面出发,共同探讨特殊教育的新发展、新机遇和新挑战,为推动特殊教育普惠发展、融合发展和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主题报告环节,华东师范大学邓猛教授和陕西师范大学郭文斌教授分别作了题为《科技赋能提升特殊教育课程建设》和《残障学生劳动教育课程设计与实施》的专题报告,浙江工业大学徐云教授带来了题为《孤独症儿童融合教育的‘应知应会’》的报告,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盛永进教授对包容性学业评价从理论到实践进行了深入阐述,北京师范大学郑璇教授分享了特殊教育学校心理健康服务模式建构的相关内容,华东师范大学昝飞教授围绕《关于融合教育专业支持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考》开展专题报告,重庆师范大学申仁洪教授以《课程促进融合:进程、价值与路径》为题作了专题报告,华东师范大学刘巧云教授以《多模态阶梯式儿童语言能力评估及干预体系建设进展》为题作了报告。
大会同时在厚德楼A501会议室和A502会议室分设“特殊教育发展党建及实践研究”和“融合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两个会场。分别就特殊教育的党建工作、实践经验及未来发展进行了深入交流。
对此次研讨会的成功举办,与会人员纷纷表示,将带着丰硕的成果回到各自岗位,为特殊需要儿童提供更优质、普惠、适宜融合的教育服务,共同期待下一次相聚,携手共创特殊教育事业的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