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丽丽
早就听说绥化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市作家协会主席白雪松正在煞费苦心地系统整合“绥化区域三大传统文化遗产”,万没有想到七十多万字三卷本的书稿竞这么快就完成了。交由出版社出版,在付梓之前,将清样交我审读,我既欣喜又感慨。欣喜的是,绥化地域的文化遗产蕴含着浓厚的历史底蕴、深刻的时代内涵、精彩的动人故事,但一直没有系统而全面地加以整合和挖掘,只是零碎分散地见诸媒体。现在终于有人进行整合,并以三卷本的形式同读者见面,这是对绥化文化强市的一大贡献,可以说利在当代,功在千秋,当然让我万分欣喜。
让我更加感悟的是,白雪松已从绥化市文联主席的岗位上退休,摆脱了繁忙的日常工作,本应该歇歇脚喘口气,修整一段时间,可是他在文学创作的路上一刻都没停步,退休的当天就出发,深入到山川乡间,躬身探索,调研采访,往往双脚沾满泥巴,头上缀满稻花,老伴对他说,“你是老骥伏枥呀,既然已退休了,就该清闲呆着”。他却自豪地说,“世界上最新最美最广阔的画卷已在咱们中国铺展开,我怎能不心急如焚去采集。出发才是一个作家最美的姿态,心里装着新时代的画卷,一切都不可阻挡。”他就是以这样的使命担当和作家责任马不停蹄地调研,讴心沥血地创作。一个年过六旬的老者,在两年多的时间内就完成近七十万字的书稿,其中的辛劳艰苦可想而知,怎能不令我感慨激动。翻阅书稿,我有感而发,仰制不住内心的兴奋,写下这个读后感,权当作序言。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地指出:“走得再远,走到再辉煌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我们从哪里来,过去的又是什么?总书记强调指出:“那就是文化遗产,那是历史的见证,那是宝贵的财富,必须加以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以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一直把传承发展文化遗产作为强国建设、民族振兴的根本和灵魂,全力进行推进。总书记每次深入基层调研,总是念念不忘嘱托要把此项工作当作头等大事全力抓好。前年6月间,短短半个月内,中央连续召开“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会”“生态环境建设国家主动活动纪念会”,总书记亲自出席会议发表重要讲话。《人民日报》、新华通讯社也连续发表社论和评论,系统论述传承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全党全国形成强烈的舆论氛围。正是在这样的时刻,白雪松推出《绥化区域三大传统文化遗产丛书》,这真是恰逢其时,应润而生,送来一场“及时雨”,一个“开门锁”,我十分赞赏白雪松这种政治敏感性和使命责任感。
绥化区域文化源远流长,遗产博大精深,已形成了高远的立意、深刻的内涵、浓厚的底蕴、丰富的气象,并且越来越变得鲜亮绚丽,夺人耳目。绥化市所属县市位于松嫩平原腹地,处于寒地黑土的核心区域,形成得文化遗产底蕴特别厚重。早在三十年前绥化市委就提出传承文化遗产,发展“一县一品”的特色文化,十个市县均被国家树立为“特色文化之乡”,“品牌文化”首次入选《中国五百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成为绥化市的第一优势资源。
这些文化遗产都是大家熟知能详的,但整合文化遗产必须重视隐藏在民间的文化遗产,并进行深入挖掘。这种挖掘追寻并非易事,当问到一些知情人,往往就是三言两句,要不就是东扯葫芦西扯瓢,说些不着边际的话。再细追问,当事人便说年深日久都忘了。但白雪松始终认为遗忘并不等于遗弃。遗弃是物理上断裂和破碎,从此一佛而别;而遗忘只是时间上的暂时分离和搁置,这犹如一粒种子被农民放到仓库里,但它的生命并没有终结,而是转化为另一种形态继续存在,等待着重生。这种继续和重生,得有人去发现,去开挖,作家应当自觉担当起这一角色。白雪松正是怀着这样一种社会责任,怀有一个锐利目光,不厌其烦地,扑下身子,静下心来,深入到民间现场,去探索,去挖掘,人们时常看到他坐到老乡的炕头上,蹲到农妇的灶口,听那些絮絮叨叨的往事,一听就是大半天。他生怕遗忘,又连夜整理出来,一编写就是通宵,这对他已经是常态。白雪松就是靠这种苦干精神,十几册采访笔记都书写得满满当当,记述的故事达到上千个。
文化遗产多得像浩瀚的大海,既密集,又繁杂,如何做到系统全面的整合?这是白雪松认真思考的课题,也在选择上坚持三个原则:曾在历史上产生过较大影响的遗产,深受人民群众喜爱的遗产,打入心灵烙印的遗产。正是基于这种考虑,作家选取了绥化区域广泛流传的三大传统文化遗产,分别命题为《凝聚风物卷》《整合旧物卷》《细化民俗卷》。这三大传统文化遗产的取舍选择,基本体现了习总书记关于文化遗产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论述:“要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念融通起来。”“贯通”讲得的是精华,“融通”讲的是价值。
白雪松认为,对文化遗产选择对了只是基础,只有深入探寻到其底蕴和内涵,那才能称得是精华,才可实现价值。那么底蕴和内涵又是什么呢?通俗讲就是僵硬外壳包裹的内核。这种东西是不容易被挖掘的,其原因有三:其一,遗产的内涵被外壳、果肉和液汁层层包裹着,不易发现,需要静静地剥离,细细地去壳,才能寻找到隐藏潜在的内核;其二,内核又是抽象的,不是形象的;是变形的,不是具体的,往往被人们视而不见,用而不存,过而不留。要挖掘到内涵就要重显现场,追寻到枝尾末节,把枯萎数年的花朵重新放回到时代的清水中,让其复原绽放;其三,内涵是枯燥单调的,不太容易激发人们兴趣,时间一久,就容易被人们淡忘,要重新唤醒激活,也并非易事。
追寻到文化遗产底蕴确实很难,但要把绥化大地的人脉风情汇聚到笔端,把故土情结融入文字,写出灵魂的颤动和生命的触痛,赋予作品鲜活灵性,再难也要以攀登者的姿态去挖掘整合。白雪松发扬“三子”精神,锐意进取,善作善成,做出了成效。一是“石子”精神。作家切实改变以往的调研办法,像石子一样,坚持一沉到底,坐到百姓炕头灶口,同群众一起唠家常,谈农事,不仅“跑村”,而且“蹲户”,和群众同坐一条板凳,启发群众打开话匣子,讲出掏心窝的话,捞出内涵“干货”;二是“钉子”精神。白雪松认为,摸准情况,吃透遗忘,一定要钻到百姓内心世界的深处,其钻法就是从群众的眼神口气中捕捉到内心情感的倾向,进而顺蔓摸底,抱根问底,既抓住了内涵,也彰显了民心;三是“镜子”精神。文化遗产的内涵是遮敝隐藏的,潜伏在心灵深处,只有用显微镜,才能捕捉到。内涵又是微小稀落的,只有用放大镜,才能从蛛丝马迹中发现其魅力和生机,从片鳞半瓜中预见其价值与潜能,扩展内涵的辐射。
文化遗产只所以能够千古流传,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贯穿着情感这一鲜明的红线,集中反映了大众的兴趣和诉求,充满了真挚的情感,才能得到大众的认可,引起百姓的共鸣。从某种意义上讲,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特殊的精神标识,是中国文化凝聚的情感根基,千古流传也就成为人情事理必然的事情。从字里行间看得出,白雪松对此有着清醒的认识。他对文化遗产的表述,不是简单地照录和复制,而是深入挖掘到其中蕴含的情感,让情感贯穿其中,并沿着这条红线,追寻每一个遗产的时代背景、形成过程、社会影响、创新发展,着力进行寻根求源,从根源上找到情感底色。由于通篇盈满情感,才把文集表叙地如此栩栩如生,活灵活现,既与民心相融,又与时代相通,让人有种可感、可亲、可敬的感觉。
白雪松深知,读者阅读每一部作品最关注的是心灵的美丑,是人性的善恶,而这一切又都是由故事和细节凸现出来。因此他每讲述一个遗产故事都坚持遵循习总书记的教诲“讲事实、讲形象、讲情感、讲道理”,以内容为主,讲清楚事实,把真实作为故事的生命线,本着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态度,考据资料,旁征博引,纵横比较,把蕴含于故事中的道理讲明白,把暗含事实中的启迪讲清楚,以精神品位升华故事内涵,以理论高度深化故事底蕴,深挖出每个故事的时代价值。同时白雪松还非常注重用小细节展现大趣味,小幽默领略大启发,把琐碎的细节讲得生动有趣,扣人心弦。细节用细腻的描写,展现的场景是那样的清晰而深刻,人物是那般灵透而风趣,读者感到如掬一股清泉,似沐一缕春风,读者也就在沉思中得到反思和启发。
文化遗产是对历史的记忆,时间无言,历史无语,却又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相通。常温文化遗产可以得到深厚文化的滋养,可以延续多彩基因的根脉。对文化遗产不可“养在深闺人未知”,而要“飞入寻常百姓家”。白雪松全力做到这一点,把文集写得朴实直白,写得真挚饱满,弥漫着烟火气和泥土味,适合各个阶层的读书阅读,我也高兴地推荐给读者。
(作者系黑龙江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