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萌 徐天阳
“出菇期我们控制光线、水份还有温度,温度要控制在12度到18度,湿度管理以喷水为主,这样可以静静等待它从小菇长到成品菇。”近日,在庆安县欢胜乡永华村,返乡创业青年常召彬种植的平菇迎来丰收,他和工人在大棚里忙着采收,收获今年的第一桶金。
一顶鸭舌帽,一身迷彩服,一眼看过去浑身透漏着“书生气”,在大棚里忙来忙去的常召彬俨然不像农民。1992年出生的他在乡亲们的眼中已是一个有技术、有梦想、能致富的“新农人”。
“上大学的时候,一次偶然机会看到一篇介绍利用秸秆、玉米芯种植羊肚菌的新闻,让我非常感兴趣,在我的老家这种资源特别丰富,便萌生了种蘑菇的想法。”常召彬说。他毕业于齐齐哈尔大学生物工程专业,大学毕业后,曾在大城市有着一份待遇丰厚的工作,在外打拼三年,也积累了一些资金,那时返乡创业还是留在大城市生活让他一时难以抉择。最终梦想照进现实,2021年他辞掉工作,回到家乡创业,种植平菇,做自己的喜欢的事,从此踏上了逐梦之旅。
科班出身,懂技术,会管理,加之心细能干。回到家乡后,常召彬说干就干,利用闲置圈舍、库房作为生产场地,收集玉米秸秆、玉米芯作为原料种植平菇,发展食用菌产业,第一年便获得了成功。“平菇栽培菌包重3公斤左右,受母种、培养配方、环境等条件影响,每包可转潮5-7次,能产鲜品1.8公斤,每包纯利润能达到10元左右。”常召彬介绍。
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常召彬经过几年的科学栽培与探索,菌包成活率及出菇成品率大幅提高,种植规模不断扩大,从最初的800包到如今的5万包,他将带动更多的乡亲加入到食用菌种植行业中,共同致富,为乡村振兴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