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要闻 省内要闻 本地要闻 精彩点击 专题新闻 通知公告 猛犸象诗刊 日报数字报 晚报数字报 绥化晚报新媒体
经济新闻 综合新闻 视频新闻 市场监管 黑土副刊 日报头条号 小记者风采 日报公众号 晚报公众号 绥化直播
  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绥化新闻网  >  本地新闻  >  经济

看肇东玉米生物发酵产业如何串珠成链聚链成群

来源:绥化日报 2024-06-14 字体:

□  孙铭阳

东升玉米高产示范田

成福集团生产的产品正在装车

 

  

  2023年,黑龙江省玉米种植面积9677.6万亩,占全国玉米种植面积的14.6%,位居全国首位,产量为975.8亿斤,占全国玉米产量的15.2%,位居全国首位。

  随着近几年玉米深加工行业在东北地区的快速发展,黑龙江已经成为全国玉米深加工产品的前二大产区,全省玉米加工产能已达到3000万吨,现有玉米加工规模以上企业100户,2023年实现营收800亿元以上,玉米加工产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作为我省谋划的7个千亿级优势产业之一,如何在现有基础上,从“农头工尾”“粮头食尾”破题,拉长玉米产业链,实现从“原字号”到深加工,从“头重尾轻”到“头尾并重”的转变?近日,记者随黑龙江省食品产业专班深入肇东进行调研。

单产提升工程为玉米生物发酵产业提供原料支撑

  在位于肇东市五里明镇的东升玉米高产示范田里,一望无垠的玉米苗随风轻舞,茁壮成长。地头有一间宽敞明亮的“阳光房”,里面的水肥一体化滴灌设备可以通过田间温湿度传感器,智能控制滴灌设备,实现精准给肥给水。

  肇东市鑫伯利农业种植合作社理事长单玉恒介绍,相比传统施肥方式,数字化施肥机的精准调控不仅可以根据玉米生长需求进行科学配比,更加环保、节水、省肥、增效,还可以进一步提高玉米单产产量。

  不仅如此,在种植上,合作社采用了“大垄双行”玉米高产种植技术,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单玉恒说,所谓“大垄双行”,是一种成熟的玉米种植模式。其优势在于,通过实行宽窄行种植,使作物田间布局更加合理,有利于通风透光。同时增大了垄体,更有利于蓄水保墒,增加抗旱抗涝能力,而且合理增加了作物密度,提高了产量。

  五里明镇只是肇东玉米种植的一个缩影,如今,肇东已在全市20个乡镇实施玉米单产提升工程项目。2023年肇东玉米种植面积302万亩,总产量33.74亿斤,为发展玉米生物发酵产业提供了优质的原料支撑。

龙头企业带动 中小加工企业集聚成群

  提起玉米生物发酵产业,肇东市工信科技局局长宋金伟如数家珍:“肇东市现有玉米生物发酵规上工业企业11户,年设计加工能力388万吨,2023年实际加工玉米260万吨,实现产值55.7亿元,占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的44.4%。”

  是什么支撑起肇东玉米生物发酵产业占据了全市工业总产值的近半壁江山?答案就在这些企业中。

  宋金伟说,多年来,中粮生化、星湖科技、成福集团等一批国内玉米加工龙头企业在肇东投资布局,加工原料从以玉米为主扩大到淀粉、秸秆综合利用,产品由酒精、饲料等初加工延伸到核苷酸、食品添加剂、医药、能源等深加工领域。

  在中粮生化能源(肇东)有限公司的酒精车间主控室内,电脑上实时显示着各项生产指标和数据。副总经理谷立秋说:“公司成立于2006年,以玉米为主要原料,通过生物工程技术生产燃料酒精、食用酒精、DDGS、玉米油、食用级二氧化碳等产品,年加工玉米能力120万吨,可生产酒精40万吨,是亚洲最具实力的酒精生产基地,被国家列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海天酱油、东古料酒、好人家调料……在肇东星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产品展厅一侧,摆满了星湖科技的下游产品。星湖科技总经理严盟说,我们公司生产的肌苷酸二钠(IMP)、呈味核苷酸二钠(IMP+GMP)、肌苷等系列产品为方便面、火腿肠、优质酱油等食品增色添香,必不可少,其成分是传统食品添加剂谷氨酸增鲜度的200倍。目前公司年加工玉米能力8.5万吨,可生产核苷、核苷酸系列产品超过12000吨,年产能位居世界第二位。

  5月24日,黑龙江成福食品集团有限公司与韩国大象株式会社正式开启合作。成福集团可年加工玉米90万吨,生产赖氨酸、苏氨酸、缬氨酸、色氨酸、异亮氨酸及各类副产品,是全球氨基酸主要生产基地,是黑龙江省第一家氨基酸出口企业,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并出口到越南、巴基斯坦、美国、英国等80几个国家。韩国大象株式会社是一家在韩国综合排名第一的食品公司,是世界三大发酵专业企业之一,是全球极具竞争力的生物发酵企业,拥有全球顶尖的生物发酵技术。成福集团董事长王成福说:“合资公司成立后,成福集团将在原有的资源优势和市场优势的基础上,实现小型氨基酸技术突破。”

  不仅如此,肇东还有肇东市宏硕饲料生产有限公司、肇东特驱饲料有限公司、黑龙江省隆信锐意农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等一批饲料加工企业。

  “链”式发展,招商棋先一着。宋金伟说,肇东本着“绘制招商谱系,壮大产业发展集群”的思路,采用“图谱+家谱+清单”精准招商模式,统筹玉米生物发酵产业链、供应链和创新链,找准产业链招商优势,努力填补玉米生物发酵产业链空白和缺项。

  一路走访调研,一路深入交流。从上游玉米原料到下游玉米发酵,肇东市玉米生物发酵产业发展的“核心拼图”逐渐清晰,龙头企业带动,小规模的饲料加工企业集聚成群,共同形成了肇东玉米生物发酵产业图谱。

联大靠强锚定百亿级目标

  肇东玉米生物发酵产业呈现什么样的特点?未来又将如何做好延链、补链、强链大文章?肇东市副市长刘闯有着十分清晰的思路。

  “以中粮生化(肇东)为例,10年前企业就形成了年加工玉米120万吨的能力,一直发挥着玉米加工企业的龙头作用,解决肇东当地及周边玉米种植户卖粮难的问题。”刘闯说,肇东玉米生物发酵产业最主要的一个特点就是龙头企业规模形成较早,带动作用也比较强。此外,生物发酵产品品种相对丰富,中粮生化以酒精为主,辅以DDGS饲料、食品级二氧化碳、玉米油等,星湖科技是以核苷酸为主的食品添加剂企业,成福则是以大品种氨基酸为主。

  关于未来的发展,刘闯说,希望企业把科技创新放在成长的首要位置,提高核心竞争力从而提高产品附加值,用3—5年的时间,打造出百亿级的企业或者百亿级的玉米生物发酵产业集群。

  关于如何补齐产业链的最后一块拼图,刘闯说,要围绕现有企业、现有产品属性去研究延链、补链、强链,突出肇东当地资源要素优势,同时带动和辐射周边相关区域。

  在对企业的调研中发现,肇东的玉米生物发酵企业中,有央企、有国企、也有民营企业。“企业性质比较全面也是我们肇东玉米生物发酵产业的一个特点,国有企业具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民营企业决策灵活,我们也希望未来更多的企业有联大靠强的意识,加强企业之间的合作。”刘闯说。

  助力肇东打造 玉米生物发酵产业基地

  “全国玉米生物发酵产业至今发展了超过40年,肇东起步相对较早,中粮生化(肇东)的前身黑龙江金玉集团在1993年就开始从事乙醇、高蛋白饲料等产品的生产,拥有非常成熟的产业体系。”黑龙江省玉米行业协会秘书长杨兴说。

  肇东发展玉米发酵产业优势明显。对此,杨兴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首先要紧盯玉米加工产业前沿方向,瞄准附加值高补链产品,定向引进大企业好项目,不断优化产品结构,形成多元化的产品体系。加工产品由酒精、淀粉、淀粉糖类、氨基酸类扩大到营养品类、医药中间体类、多元醇类等精深加工。其次,杨兴建议,要做好研发平台建设,自上而下推动关键技术在肇东落地、转化。

  近年来,黑龙江省陆续出台多项政策支持玉米产业高质量发展,2022年出台的《黑龙江省玉米加工产业振兴发展行动方案(2022—2026年)》,明确将玉米资源总量优势转化为产业竞争优势和经济转型优势,全面提升玉米加工业的附加值和竞争力的发展方向,确定建设玉米加工核心区、玉米加工缓冲区、玉米加工辐射区三个功能区的产业布局。2023年,省政府出台的《黑龙江省支持农产品精深加工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对变性淀粉类、淀粉糖类、氨基酸类、营养品类、医药中间体类、多元醇类、维生素类精深加工产品连续三年进行政策扶持。

  串珠成链,聚链成群。当玉米生物发酵产业形成一定规模后,产业链上下游的企业成本都将随之降低,从而提高企业产品竞争力,重塑企业竞争优势。

  省工信厅食品工业处处长高睿说,我们要针对肇东实际情况,争取省、市、县、协会四方联动,充分聚集优势资源,强化政策供给赋能,助力肇东市打造全省县域最大、最具潜力的玉米生物发酵产业基地,助力培育玉米生物制造先进制造业集群,示范带动全省玉米深加工产业高质量发展。


编辑:韩敏

绥化新闻网©